吸收合并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司合并后,其中一個公司吸收其他公司而繼續存在,而剩余公司主體資格同時消滅的公司合并。本文為大家整理帶來吸收合并的會計處理的相關內容,請閱讀下面的文章進行了解。
被合并企業會計處理的一般原則:
(一)非持續經營原則
持續經營,是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企業將會按當前的規范和狀態持續經營下去,不會停止或大規模削減業務。在企業被撤并時,這一基本前提已不復存在,因此必須改變持續經營核算原則,對于預提、待攤的之類跨期攤配費用,應立即予以核銷,其他以企業持續經營為前提的項目處理規范,也必須隨之變更處理原則。
(二)盡可能與企業所得稅處理規范相銜接的原則
1.《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在年度中間終止經營活動,應當以實際經營期為一個納稅年度申報納稅;企業依法清算時,應當以清算期間作為一個納稅年度申報納稅。會計上應與上述規范相銜接的,一是不論被合并企業終止經營、進入清算程序的時間是否已屆月底年終,均應該以當年初至清算開始日為一個會計年度,按正常年度決算和年報編制規范編制年度財務報表,作為企業清算前年度納稅申報表的附件,報稅務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如母公司),對于應在日常會計業務中處理的事項,均應納入最后一期年報中反映;另一方面,最后經營期“年報”報出后,企業還應以全部清算過程中的會計業務編制一套清算財務報表,凡是與合并清算相關的業務事項,如審計、評估等的清算費用、因合并而應付職工補償金、清算所得稅等,均應在清算財務報表中反映。
2.稅務上清算申報表主要設主表(內容為清算損益)和附表一《資產處置損益明細表》、附表二《負債清償損益明細表》,會計上清算財務報表的格式,也應盡可能與稅務上清算申報表相銜接。因為:(1)由于清算結果資產負債都轉銷為0,資產負債表的“期末余額”都應以0填報,“年初余額”在清算時又應以清算開始日余額填報,實際不填“年初余額”,因此清算結果的資產負債表以不報為宜;(2)原來以持續經營假定為前提設置的利潤表,已無法適應以非持續經營為前提的清算內容,比如利潤表上“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是主要項目,但清算時已不再“營業”,其他項目與清算內容也難于對口銜接。因此,清算時不宜再按原利潤表的格式編制清算損益表,而宜按“資產處置收益+負債清償收益-清算費用-清算稅金及附加+其他收益(或支出)=清算收益”的公式來設置清算損益表,這樣設置清算損益表與稅收上清算所得稅申報表的設置原理則是一致的。
3.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9]59號文件將企業合并所得稅處理分為一般性稅務處理和特殊性稅務處理兩類,采用一般性稅務處理時,被合并企業移交的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應以公允價值計算,這與會計上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時被合并企業移交的資產負債應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規定是一致的;對于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和其他符合條件的吸收合并,可以選擇特殊性稅務處理,合并企業接收被合并企業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以被合并企業的原有計稅基礎確定,這與會計準則中規定的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方接受被合并方資產負債按其賬面價值確認的規定是一致的。做好這方面的銜接,就可以不進行資產評估,財產清查也可以從簡處理。
(三)簡便原則
吸收合并,被合并企業移交其資產負債后即告撤銷。由于企業所有賬戶在合并后均應轉銷為0,因此,對于能夠留給合并企業的會計事項,或者是可以通過移交表處理的業務事項,一般可不必先行調整爾后再轉銷為0。比如按評估價值調整資產、負債賬面價值這一比較麻煩處理程序,就可以省略,直接按評估價值移交資產負債即可;另外,對于被合并企業資產轉讓損益的核算也應采用這一原則。
:
公司吸收合并流程有哪些
有限公司吸收合并登記程序和所需材料
公司合并合同(吸收合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數罪并罰對減刑有什么影響
2020-12-14個人股權轉讓流程
2021-02-15人身損害鑒定標準
2021-02-05在監獄的保外就醫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1-02-08借條中既約定了逾期利息又約定了違約金該如何計算
2021-01-04新三板上市律師提供的法律服務有哪些
2020-12-18房屋贈與過戶費用包括哪些
2021-01-07土地出讓收益包括違約金嗎
2021-02-13江蘇省高院管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有什么范圍
2021-03-13海外購房與國內購房的差異有哪些
2020-11-26員工連帶刑事責任怎么處理
2021-02-14入職多久才算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1確認勞動關系是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2021-03-10企業辭退員工需謹慎 違法辭退需賠償- 溫明律師
2020-12-27無故辭退員工無合同怎么維權
2021-02-15農作物種植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1-01-18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糾紛中的保險標的物所在地
2020-11-27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時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9保險合同對于違法行為是否免責
2021-03-01游客要投保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嗎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