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08年3月,某區XX鎮A村委會認為區經濟林研究所使用的150畝土地是1959年在區政府的協調下由村委會借給該所使用的,1961年、1970年、1988年曾多次要求該所歸還耕地,但無結果。為此,該村委會組織群眾搶種了該所土地并要求區政府調查處理歸還這150畝耕地。某區政府經過調查,認定以下事實:1960年,區經濟林研究所成立之初占用A村及其它村土地229.3畝,其中占用A村150畝。1988年土地詳查時,區經濟林研究所與A村委會等簽訂了《土地權屬界限協議書》,1990年7月區政府為該所頒發了《國有山林權證書》,并且此土地由該所使用至今。2008年5月某區政府根據《土地法》及《湖北省處理土地權屬爭議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下達《土地權屬爭議案件行政決定書》,決定爭議土地的所有權歸國家,使用權收歸區經濟村研究所。A村委會對此不服,向市政府申請行政復議。復議機關經審理查明,該宗土地權屬清楚,不存在土地權屬爭議,A村委會搶種土地屬侵權行為,被申請人事實認定不清,定性不準確。在復議期間,申請人撤回了復議申請,該起行政復議案件依法終止。
[評析]
本案涉及由于定性不準確造成違法行政的問題。行政行為的作出必須基于對客觀事實的準確認定,這是行政行為正確和合法的前提和基礎。
本案具體涉及對土地權屬爭議案件和土地侵權案件的定性問題。區分兩類案件的關鍵在于要看土地權屬是否已經明確,如果土地權屬不清,則不可能產生土地侵權問題。因此,確認這兩類案件的性質,主要看當事人雙方手中有無合法的土地權屬證明文件,而且證明文件的內容是否一致,如果權屬是明確的,一方當事人手中持有合法土地權屬證明文件,另一方對其土地實施了侵犯,則應定為侵權行為。如果雙方當事人手中均無合法土地權屬證明文件或雖有證明文件,但證明文件的內容不一致而發生爭議,說明土地權屬不清,應按土地權屬爭議案件處理,而不能按土地侵權案件處理。
本案中,區經濟林研究所已于1990年依法取得了《國有山林權證書》,而且該證書的內容包括A村委會所提出的150畝土地,所以該宗土地權屬清楚,不存在權屬爭議問題。A村委會搶占該所土地,應定性為侵權行為,而區政府卻依據《土地法》的規定作出《土地權屬爭議案件行政決定書》,該行政行為明顯不當。之后,由于申請人提出撤回復議申請,經復議機關審查,該案最后依法終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轉讓車輛是否報廢的證明責任
2021-01-18醫療事故鑒定是否當然成為訴訟的證據?
2021-03-12在國外和外國人結婚需要在國內辦哪些手續
2021-01-17律師可做哪些事情
2020-11-14人身權屬于侵權責任范圍嗎
2020-12-07事故認定書如何開具
2020-11-20丈夫監聽妻子手機是否構成侵權
2020-12-10國家法律對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有何規定?
2021-01-10盜版軟件已經卸載還需要賠償嗎
2021-01-29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侵害專有出版權能否起訴作者
2021-02-16主體工程勞務部分是否可以分包
2021-01-20如何提高理賠效率
2021-01-05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8傻子放火保險有的賠嗎
2021-02-12互聯網保險是什么
2020-12-23買了新車怎么上保險
2021-03-15財產保險與人身保險保險標的不同
2021-02-05《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解讀
2020-11-08土地流轉糾紛怎么解決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