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銷售模式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銷售模式不屬于屬于商業秘密。商業秘密系指方法、技術、制程、配方、程序設計或者其他可用于生產銷售或經營之信息,要求之一就是“非一般涉及該類信息之人所知者”。商業經營銷售模式本質上是企業之間、企業的部門之間、企業與服務對象之間、企業與營銷渠道之間的各種交易關系和連結方式,而這些連接方式有很大一部分難免會在營銷領域中被公開,因而不具備“秘密性”而無法主張為“商業秘密”。
二、相關法律規定
《關于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三條?商業秘密中的客戶名單,一般是指客戶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以及交易的習慣、意向、內容等構成的區別于相關公知信息的特殊客戶信息,包括匯集眾多客戶的客戶名冊,以及保持長期穩定交易關系的特定客戶。
客戶基于對職工個人的信賴而與職工所在單位進行市場交易,該職工離職后,能夠證明客戶自愿選擇與自己或者其新單位進行市場交易的,應當認定沒有采用不正當手段,但職工與原單位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十四條?當事人指稱他人侵犯其商業秘密的,應當對其擁有的商業秘密符合法定條件、對方當事人的信息與其商業秘密相同或者實質相同以及對方當事人采取不正當手段的事實負舉證責任。其中,商業秘密符合法定條件的證據,包括商業秘密的載體、具體內容、商業價值和對該項商業秘密所采取的具體保密措施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第九條
經營者不得實施下列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一)以盜竊、賄賂、欺詐、脅迫、電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三)違反保密義務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四)教唆、引誘、幫助他人違反保密義務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獲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經營者以外的其他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實施前款所列違法行為的,視為侵犯商業秘密。?第三人明知或者應知商業秘密權利人的員工、前員工或者其他單位、個人實施本條第一款所列違法行為,仍獲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該商業秘密的,視為侵犯商業秘密。?本法所稱的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具有商業價值并經權利人采取相應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經營信息等商業信息。
綜上所述,銷售模式是不能當做商業秘密的!想必大家通過上文對于商業秘密的內容,以及相關定義有了清楚的認識和了解。畢竟銷售模式不具有一定秘密性。雖然可能對其他企業在銷售方面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是這個不能當做商業秘密加以保護。對此有疑問的朋友,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立約定金可以退嗎
2020-12-15出了交通事故,有責任認定書會扣分嗎
2021-02-20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與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的區別
2021-01-29經濟賠償金有上限嗎
2020-11-22無償償幫工受傷的責任誰承擔
2020-12-11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購房還貸有哪些小技巧
2021-01-06怎么簽試用期合同
2021-01-28勞動調解書有強制力嗎
2021-03-07轉正后可以被辭退嗎
2021-03-12臨時工發生工傷可以進行工傷認定嗎
2020-11-29怎樣為車輛買保險
2020-12-07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離婚時夫妻雙方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怎樣分割
2020-12-22六年工作沒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16精打細算購買旅游意外險
2021-03-20什么是保險欺詐
2020-12-07關于保險受益人的順序
2021-02-03什么是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21土地管理法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