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受托人資格的規定有哪些
受托人是委托人設立信托的相對人,從委托人那里接受財產權的委托,負有按照信托目的管理、處分信托財產的義務。因此,受托人應當具有成為財產權主體的一般資格,即應當具有民事行為能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第二十四條受托人應當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
法律、行政法規對受托人的條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受托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受托人為自然人的,受托人為履行職責,應當有管理、處分信托財產的能力,即受托能力;同時,信托關系是以當事人之間的信賴關系為基礎建立的,受托人既基于委托人的信任管理信托財產,并且以盡誠信、謹慎、有效管理的義務和為受益人最大利益親自處理信托事務為原則,對其資格要求應當從嚴。因此,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才能為受托人。受托人為法人時,該法人應當是依法設立并取得法人資格,可以在核準登記的范圍內從事民事活動的民事主體。法人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應受法人設立的目的、任務和業務范圍等條件的限制,應當以在登記范圍內從事業務活動為原則。因此,法人為受托人的,受托人應當具備依法設立并且可以在核準登記的范圍內從事管理、處分信托財產活動的資格。
受托人的主要義務
按照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受托人的主要義務有以下幾項:
1、遵守委托人指示的義務
受托人處理受托事務,應當依委托人的指示。委托人的指示依性質可分為三種:其一為命令性的。即受托人絕對不能擅自變更委托人的指示。其二是指導性的。在此情形下,受托人以堅持委托人的指示為前提享有部分酌情裁量權。其三是任意性的。
2、辦理受托事務的義務
這是受托人的主要義務。由于委托合同的當事人之間有相互信賴關系,所以在當事人間如無特別約定和習慣,且也無不得已的原因時,原則上受托人應親自處理受托的事務,而不得由第三人代為處理。法律上之所以不允許受托人任意地為轉委托,是為了防止出現受托人有負委托人的信任而損害其利益的情形。
3、報告義務
受托人應依委托人的請求,隨時或者定期向委托人報告受托事務的處理情況;委托關系終止或委托事務已經完成時,受托人應該將處理受托事務的經過及處理受托事務的結果報告給委托人,并且按要求提供必要的證明文件,如清單、發票等。受托人履行報告義務的具體內容由當事人根據需要約定。受托人履行報告義務,尤其是委托事務終止時的報告,不以委托人的請求為前提,雖委托人未請求其為報告,而受托人不及時報告的,也是違反委托合同的行為。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增資的流程是如何的
2021-02-14律師有后付費的嗎
2021-03-24債權優先于物權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15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農資產品,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3-25夫妻財產約定效力的相關規定
2021-02-10和艾滋病人結婚是無效的嗎
2021-03-02勞動主體發生變更須補償員工嗎
2020-12-14裁減試用期員工也應支付經濟補償
2021-03-14保姆提供勞務致人損害由誰擔責
2020-12-30定期壽險該怎樣理解
2021-03-02個人人身意外保險的保額有上限規定嗎
2021-01-23人身保險的投保人需要擔負什么義務
2021-02-07扶老人險怎么買,扶老人險賠什么
2020-12-12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
2021-02-02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24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及探討
2021-02-28保險合同的變更有哪些類型?
2020-11-27參保單位有什么義務
2020-11-15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快速理賠是什么意思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