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份制銀行員工是否是瀆職罪的主體
1、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指嚴格意義上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也就是按照憲法的規定,屬于國家機構序列的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即包括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軍事機關及監獄。這些機關,在憲法中明確規定屬于國家機構,是屬于當然的國家機關,其從事公務的人員,在行使國家權力時,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等瀆職行為,構成犯罪的,應依照刑法關于瀆職罪的規定追究其刑事責任。
2、在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此類人員是指一些法律、法規授權在某些領域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某些非國家機關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行政處罰法》第17條規定:“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可以在法定授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在一些法律、法規中規定了一些并非屬于國家機關的單位,行使行政管理職能。如《保險法》規定,金融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對保險業實施監督管理。這項權力根據該法律規定應由中國人民銀行行使,可是為了加強對保險業的管理,專門成立了保監會,由保監會負責監督管理,但保監會并非國家機關。雖然法律授權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主體由過去的國家機關變為現在的非國家機關的組織,但從職權的性質和權限上講,仍屬于國家管理職權的一部分。其從事公務的人員,在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時,有瀆職行為,構成犯罪的,按照解釋規定就成為了瀆職罪的主體,諸如此類,如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證監會、氣象局、地震局、電力公司、航空工業公司、郵電公司等非國家機關的組織和單位都在法律、法規的授權下,行使一定的國家行政管理職權其從事公務的人員,都可構成瀆職罪的主體。
3、在受國家機關委托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行政處罰法》第18條規定: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權限內委托給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受委托組織中在委托范圍內,以委托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處罰。在實踐中,一些國家行政機關將部門行政處罰權進行了授權。如地方的衛生行政部門委托衛生防疫站對食品衛生經營進行監督管理,文化部門委托事業單位文化市場管理辦公室負責文化娛樂的監督管理,交通部門委托事業單位交通運輸管理站負責交通及交通經營的管理,林業主管部門委托林場等公司單位負責對林業經營的監督管理等諸如此類,上述部門屬不屬于國家機關,但受國家機關委托行使著國家機關的權力,按照解釋,其從事公務人員在代表國家行使職權時,有瀆職行為,構成犯罪的,就構成了瀆職罪的主體。
4、雖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主要是指那些雖不屬于國家機關正式在編人員,但在國家機關中行使國家機關職權的人員。其“身份”不屬于國家正式干部編制,但在實際上卻行使著國家機關在編人員同樣的職權。主要如公安機關、獄政管理部門聘用的合同制民警、國家機關中未列入正式編制的借調人員、工人等。雖然此類人員在“身份”上不屬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但從其從事的公務活動來看,代表著國家行使職權,符合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本質特征。按照解釋規定,此類人員屬于雖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在代表國家行使國家職權時,有瀆職行為,構成犯罪的,就成為了瀆職罪的主體。但必須是從事公務活動時,才能成立瀆職罪的主體,否則,不是從事公務,而是從事勞務等工作則不能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對待。即使有犯罪行為,也不能按瀆職罪追究刑事責任。
5、其他人員。主要是指在《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中,個別罪名規定的可以由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構成的犯罪。如泄露國家秘密罪。《刑法》第398條第2款規定: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規定酌情處罰。可見非特殊主體,即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也可成立瀆職罪的主體。
根據瀆職罪的犯罪主體認定,股份制銀行員工可以是瀆職罪的犯罪主體。
二、瀆職罪包括什么
1、濫用職權罪
濫用職權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客觀方面表現為濫用職權,致使公共財產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所謂濫用職權,是指超越職權的范圍或者違背法律授權的宗旨,違反職權行使程序行使職權。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主觀方面是過失,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濫用職權的行為可能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這種重大損失發生的嚴重不負責任的心理態度。行為人濫用職權的行為是故意的,但對損害結果的發生是過失的。
2、玩忽職守罪
玩忽職守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3、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
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定,故意泄露國家秘密,情節嚴重的行為。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保密制度;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定,泄露國家秘密,情節嚴重的行為。泄露的方式多種多樣,不論何種方式,都不影響本罪的成立。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按照刑法的規定,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本罪的,也以本罪定罪處罰;主觀方面是故意。
根據刑法第398條的規定,犯本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對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本罪的,依照上述規定酌情處罰。
4、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
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保守秘密法的規定,過失泄露國家秘密,情節嚴重的行為。
根據刑法第398條的規定,犯本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對非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本罪的,依照上述規定酌情處罰。
5、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因嚴重不負責任被詐騙,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在認定這類案件性質時,要注意區分本罪與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的界限。區別就在于主體不同。本罪主體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而后罪的主體為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根據刑法第404條的規定,犯本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巨大損失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6、非法批準征用、占用土地罪
非法批準征用、占用土地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違反土地管理法規,無權或者超越自己的職責權限批準征用、占用土地,情節嚴重的行為。
根據刑法第410條的規定,犯本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國家或者集體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7、非法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罪
非法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違反土地管理法規,非法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情節嚴重的行為。
根據刑法第410條的規定,犯本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國家或者集體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8、招收公務員、學生徇私舞弊罪
招收公務員、學生徇私舞弊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招收公務員、學生工作中徇私舞弊,情節嚴重的行為。
根據刑法第418條的規定,犯本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9、失職造成珍貴文物損毀、流失罪
失職造成珍貴文物損毀、流失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造成珍貴文物損毀或者流失,后果嚴重的行為。
瀆職罪的犯罪主體不一定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股份制銀行員工也可以構成瀆職罪的主體。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過期了還可以怎么辦
2021-02-08不是上市公司能進行股權融資嗎
2021-02-12計算機軟件訴訟包括哪幾類
2020-12-09企業破產受理后能解除失信嗎
2021-02-22離婚協議需要公證嗎
2021-03-18醫療糾紛撤訴訴訟費退還嗎
2020-12-21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起訴
2020-12-15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是用于支付農民工工資嗎
2021-02-07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的條件
2020-12-29預付款在法律上是否可以是全部金額
2020-12-08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是什么呢
2020-11-29非法侵入住宅罪認定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3二次固定合同到期終止怎么賠償
2020-12-12海上保險合同的內容和包含的事項(很具體)
2021-03-10低廉團險理賠條件苛刻 7萬保單只賠2800元
2021-03-23抵押房產保險費發票可以抵扣嗎
2020-12-05保險公司能否拒賠改裝機動車
2021-01-01房屋保險包括哪些房屋保險不賠償的情況是什么
2021-03-12林地承包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房屋征收的拆遷補償方案有哪幾種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