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可能會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事件,打架斗毆偷盜等等,都需要提交公安機關進行調查處理,那么公安機關辦理治安糾紛調解時限規定是什么?有沒有什么具體的要求,提交處理后超出時限應該怎么處理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
1、《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十九條的規定: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十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準,可以延長三十日。為了查明案情進行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2、對因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逃跑等客觀原因造成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內辦結的,公安機關應當繼續進行調查取證,及時依法作出處理決定,不能因已超過法定辦案期限就不再調查取證。因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在逃,導致無法查清案件事實,無法收集足夠證據而結不了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向被侵害人說明原因。
3、對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后不履行的治安案件的辦案期限,應當從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后不履行之日起開始計算。
4、公安派出所承辦的案情重大、復雜的案件,需要延長辦案期限的,應當報所屬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
治安處罰超過辦案期限是否構成程序上的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關于公安機關辦案期限最長六十日的規定是公安機關提高行政執法效率的體現,該規定有利于促進公安機關依法及時打擊違法行為,防止公安機關濫用治安管理職權,從而維護正常的社會公共秩序,保護公民合法權益。根據《公安機關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的規定,因客觀原因造成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內辦結的,公安機關不能因已超過法定辦案期限就不再調查取證和作出處理決定。
對因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逃跑等原因造成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內辦結的,公安機關應當繼續調查取證,及時依法作出處理決定,不能因已超過法定辦案期限就不再調查取證。因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在逃,導致無法查清案件事實,無法收集足夠證據而結不了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向被侵害人說明原因。根據法律規定及以上解釋,對于治安案件并沒有超過法定辦案期限即不予追究的法律規定。因此,公安機關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即使超過法定辦案期限但未屬超過追究時效情形的在調查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后仍應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行為人進行法律追究。
總之,了解了公安機關辦理治安糾紛調解時限規定后,如果我們遇到相關事件,在提交公安機關處理后可以根據情況在適當的時間詢問處理結果,如果遇到有逾期未處理也未解釋的情況,我們也可以很好的維護我們自身的合法權益。如有不詳可咨詢當地公安機關。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
2020年農村宅基地糾紛調解程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道路安全法有關酒駕的處罰規定以及機動車代號及交通違法處罰分值
2021-01-01商標近似判斷原則有哪些
2021-02-04多等級傷殘者的傷殘賠償計算公式
2021-02-19騙婚需要報警嗎
2021-02-24外孫有代位繼承權嗎
2021-02-10框架合同是否需要約定有效期
2021-02-23主合同與擔保合同之間的效力是什么關系
2021-01-14學校承擔校外學生受害責任嗎
2021-02-10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3恢復勞動關系一裁終局是否適用
2020-12-31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如何理解
2021-02-0550萬重疾險一年多少錢
2020-12-07人身保險合同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2-02保險合同的一般規定有哪些
2020-12-16稅務代理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3-22寬限到期日 Dataa Of Grace
2020-11-29為什么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登記對抗
2021-02-27帶設計方案土地出讓方式的規定是如何的
2021-02-26土地轉讓期限是多久
2020-12-29土地流轉解讀是怎樣的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