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可能會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事件,打架斗毆偷盜等等,都需要提交公安機關進行調查處理,那么公安機關辦理治安糾紛調解時限規定是什么?有沒有什么具體的要求,提交處理后超出時限應該怎么處理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
1、《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十九條的規定: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十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準,可以延長三十日。為了查明案情進行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2、對因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逃跑等客觀原因造成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內辦結的,公安機關應當繼續進行調查取證,及時依法作出處理決定,不能因已超過法定辦案期限就不再調查取證。因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在逃,導致無法查清案件事實,無法收集足夠證據而結不了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向被侵害人說明原因。
3、對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后不履行的治安案件的辦案期限,應當從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后不履行之日起開始計算。
4、公安派出所承辦的案情重大、復雜的案件,需要延長辦案期限的,應當報所屬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
治安處罰超過辦案期限是否構成程序上的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關于公安機關辦案期限最長六十日的規定是公安機關提高行政執法效率的體現,該規定有利于促進公安機關依法及時打擊違法行為,防止公安機關濫用治安管理職權,從而維護正常的社會公共秩序,保護公民合法權益。根據《公安機關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的規定,因客觀原因造成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內辦結的,公安機關不能因已超過法定辦案期限就不再調查取證和作出處理決定。
對因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逃跑等原因造成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內辦結的,公安機關應當繼續調查取證,及時依法作出處理決定,不能因已超過法定辦案期限就不再調查取證。因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在逃,導致無法查清案件事實,無法收集足夠證據而結不了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向被侵害人說明原因。根據法律規定及以上解釋,對于治安案件并沒有超過法定辦案期限即不予追究的法律規定。因此,公安機關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即使超過法定辦案期限但未屬超過追究時效情形的在調查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后仍應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行為人進行法律追究。
總之,了解了公安機關辦理治安糾紛調解時限規定后,如果我們遇到相關事件,在提交公安機關處理后可以根據情況在適當的時間詢問處理結果,如果遇到有逾期未處理也未解釋的情況,我們也可以很好的維護我們自身的合法權益。如有不詳可咨詢當地公安機關。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
2020年農村宅基地糾紛調解程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嚴重醫療事故是什么意思,嚴重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16房屋強拆報警有用嗎
2021-03-26少批多占,未批先占違法嗎,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1房屋抵押登記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18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1-01-31只有購房合同的房子法院能保全嗎
2021-03-09物流合同中仲裁條款的效力有哪些
2021-02-17開發商與業主簽的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0婚內協議書公證費用
2021-02-21廣東省工傷供養親屬撫恤金標準
2020-12-13和房屋中介打交道注意什么
2021-03-23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未簽訂勞動合同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17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的補償是多少
2020-12-25什么情況被公司辭退不能勞動仲裁
2021-01-03建筑工程保險的被保險人
2020-12-13保險合同的概念是怎么樣的
2021-01-05人身保險合同的糾紛處理注意事項
2021-03-14雇主責任險保險合同
2020-12-15朱某借車給同事吳某,借車發生事故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