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是為了更好的維護社會的安定,因此,我國對于某些違反社會管理的一些行為都會做出行政處罰,行政處罰也是有著法律依據的,也就是行政處罰法。那么關于行政處罰法的解釋的內容是什么?那么,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相關的知識。
一、行政處罰法司法解釋
第一條 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釋義】 本條是對我國行政處罰法立法目的的規定。
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管理法規的行為給予的制裁措施。行政處罰有以下幾個特征:
決定并實施處罰的機關是國家行政主管機關(還包括法律、法規授權和受委托的機關或組織);行政處罰只適用于違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行為;行政處罰的承受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非法人組織;行政處罰是一種嚴厲的行政行為,可以直接限制或剝奪違法行為人的人身權、財產權,因此對行政處罰要規定較為嚴格的限制條件。
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是制定本法的“兩保障”之一。制定行政處罰法以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簡單說就是既保障,又監督。
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行政處罰法在于使違法行為人承擔所應負的法律責任。法律責任包括刑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要追究其刑事責任,關于刑事責任,我們已經制定了刑法和刑事訴訟法以及20多個補充規定;關于民事責任,制定了民法通則和民事訴訟法;對于行政責任,我們已有行政訴訟法。行政處罰法的制定對完善我國行政法律建設是非常重要的。
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是“兩保障”的另一項保障。本法嚴格規定行政處罰的創設權和行使行政處罰的主體資格,從法律制度上防范行政機關的侵權行為,以避免有些行政執法人員用手中的處罰權做交易,以權謀私。
第二條 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適用本法。
【釋義】 本條是對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的法定原則的規定。
行政處罰的設定權是國家立法權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采取嚴格慎重的法定原則,即法無明文規定的,不處罰。
行政處罰按其性質劃分,大體可以分為四類:一是涉及人身權利的人身自由罰;二是吊銷許可證或營業執照、責令停產停業等的行為罰;三是罰款、沒收非法財產等財產罰;四是警告、通報批評等申誡罰。
我國設定行政處罰權的立法原則:第一,要符合我國的立法體制;第二,要區別各類行政處罰的不同情況,區別對待;第三,根據法制原則來規范,對現行某些不規范的做法要適當改變,又要考慮我國法制建設的實際情況。根據以上原則,本法對行政處罰的設定權作出了明確規定,并在本條強調了行政處罰的設定權由本法統一調整,采取法定原則。
本法規定的處罰設定權可以概括為:法律可以設定各種類型的行政處罰權;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各類行政處罰;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行政處罰的實施要依本法的規定。
實施處罰涉及兩個問題,一是實施的主體,一是實施的行為或實施的原則和程序。即:
不是所有的行政機關都有行政處罰權,哪些行政機關有行政處罰權,由法律和行政法規規定。對此應注意一點,執法主體應是國家行政機關,但又不都是行政機關,法律開了一個小口子,規定了授權和委托,但有限制性規定;
行政機關只能對自己主管業務范圍內的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給以行政處罰;
每個行政機關有權給予什么種類的行政處罰,依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此法律也作了具體規定。
第三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并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
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
【釋義】 本條兩款是對實施行政處罰要有法定依據,無法定依據不得處罰的原則的規定。
關于行政處罰的適用范圍要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
1、主體適用對象應包括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也就是說,既包括個人也包括各種組織形式的單位;
2、要具有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即這種行為是客觀存在的、有事實的侵犯行政管理秩序的違法行為;
3、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其含義在于,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并非全部都應給予行政處罰,應區分不同情況根據法律的規定給予不同的處理。如果有的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十分嚴重,構成犯罪的,就應根據刑法的規定處罰,而不適用行政處罰;有些極輕微違反了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構不成本法規定的應予處罰的標準的.則不應給予行政處罰。
二、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不是任意性的,而是有法律限定的。
為了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使行政處罰規范化,法律規定:
1、只有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或者規章規定給予行政處罰的,才能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2、只能是行政機關依照本法的規定實施,本法沒規定有權實施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則不能實施處罰;
3、實施行政處罰要依照本法所規定的程序實施,不能違反法定的程序。
本條第二款是對法定原則的強調。
第四條 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
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釋義】 本條是對行政處罰應遵循的原則的規定。
必須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
公正,是指行政機關在處罰中對受罰者用同一尺度平等對待。公正原則主要表現在:
1、行政處罰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實行回避制度,包括執法人員自行請示回避和行政管理相對人申請回避
3、處罰程序適宜。行政處罰規定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簡易程序的適用也要嚴格按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進行;
4、行政處罰作出以前要通知被處罰人將要作出的內容、理由以及提出意見的途徑、方式和期限,以便使其有陳述意見、提出反證等參與的機會;
5、現場勘查、物品檢驗要通知當事人及利害關系人到場;
6、職權分立。事實的調查和作出處罰決定分立,復議、申訴受理與作出處罰決定分立,處罰決定與處罰執行分立。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我國行政處罰法解釋的內容包括,行政處罰法應當遵循的公正,公開原則。除此之外,該解釋中明確了行政處罰法的一些目的和任務。還有就是現場勘察的時候必須要通知當事人以及利害關系人到場。
行政處罰決定書出錯如何糾正
行政訴訟法修改看點
醉駕行政處罰標準202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楊勇軍律師,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山東統河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原濟南軍區空軍法律顧問處主任、司法辦主任,空軍優秀律師,中共黨員,曾任濟南軍區空軍法律顧問處主任、濟南軍區空軍政治部司法辦主任,擔任多個機關事業單位法律顧問,多次參與重大建設項目合同審查,在軍隊期間每年帶領法律骨干深入基層部隊開展法制教育,本人多次被空軍表彰為“優秀律師”,多次被市、區司法行政部門評為優秀律師,所領導的法律顧問處多次被空軍評為“先進法律顧問處”。已有十多年執業經歷,涉及民事、刑事、行政等各類案件,法律理論功底深厚,實踐經驗豐富。曾在中國軍法、山東法制報、法制與社會、天涯論壇、今日頭條等多家報刊網絡發表文章。
征地補償安置協議
2020-12-18器官捐獻的基本規則是什么
2021-02-18民事審判中發現刑事罪怎么處理
2020-12-30知識產權合同審核流程是什么
2021-01-15法院達成調解會影響征信嗎
2020-11-09民事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16信用卡多久不還上征信
2021-01-25倉儲合同倉單能不能質押
2021-01-26中介哪些行為會受處罰
2021-02-19集資房買賣有風險嗎
2020-12-29抵押貸款中抵押物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30實習期被公司開除有補償嗎
2021-02-06購房保險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1-16三責險的賠償范圍有多大
2021-02-19保險繳費能暫停嗎
2021-03-09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飛機延誤賠償在哪領
2021-03-16海上運輸保險概述
2021-02-04保險公司中的罰款有哪些
2021-03-14本案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再否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