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需要處理的訴訟案件有很多,而根據不同案件的不同性質,當然,不同性質的案件在具體的處理上是有所不同的,一審審限規(guī)定也會有所不同。那么行政訴訟一審審限是多久?行政訴訟的審理期限是多久?下面,就讓律霸來詳細的介紹一下吧!
一、行政訴訟一審審限是多久?
【一審審限】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二、行政訴訟的審理期限是多久?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七條和第六十條規(guī)定,對于一審行政案件,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的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對于二審行政案件,法院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的二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審理第一審行政案件的期限為三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高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期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
案件的審理期限從立案次日起計算。行政案件公告、鑒定的期間、由有關專業(yè)機構進行審計、評估、資產清理的期間、中止訴訟(審理)至恢復訴訟(審理)的期間等期間不計入審理期限。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將審理案件期限情況作為審判管理的重要內容,加強對案件審理期限的管理、監(jiān)督和檢查。
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建立審理期限屆滿前的催辦制度。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建立案件審理期限定期通報制度。對違反訴訟法規(guī)定,超過審理期限或者違反本規(guī)定的情況進行通報。審判人員故意拖延辦案,或者因過失延誤辦案,造成嚴重后果的,依照《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第五十九條的規(guī)定予以處分。你看所有的制度和措施、后果都是法院內部的,法院和法官幾乎不需要因超過期限對當事人承擔任何責任。明顯缺乏有效的外部監(jiān)督。
行政訴訟一審審限在我國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中是有嚴格的限定的,從上述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出,一般來說,法律要求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的三個月內做出一審判決,當然,一審判決并非就是最終的判決,對于一審判決不服的,可以申請進入二審。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律師!
?什么是行政訴訟?行政訴訟的原則是怎樣的? ?
?依法行政的原則是什么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包括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賠償申請仲裁表
2020-12-09死刑有訴訟期限嗎
2021-02-06拆遷支票丟失怎么辦
2021-01-07彩禮到底應返還多少
2021-03-04不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怎么辦
2020-11-26交通肇事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1-02-12立案后才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1-19公司房產抵押貸款程序是什么
2021-03-01房地產中介的收費標準
2020-12-11房屋不動產到期可以延期嗎
2021-01-13公司調動職位要出具什么文件
2021-02-02勞動調解書有強制力嗎
2021-03-07再審適用勞動糾紛嗎
2021-01-13交通意外險的投保方式有哪些
2021-03-22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被保險人違反保證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0-11-28開車身亡保險賠嗎
2020-12-26保險合同中的格式條款有效嗎
2020-11-10車被砸了如何找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