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行政訴訟法將行政合同納入了行政訴訟的范圍之內,解決了過去學界當中的對行政合同適用哪種法律程序的爭議,法院在實踐當中經常因為行政合同爭議就適用民事訴訟的程序,但是行政合同本質上應該適用的是行政訴訟,讓小編來告訴大家行政合同屬于行政訴訟嗎。
一、行政合同屬于行政訴訟嗎?
2014年通過的最新行政訴訟法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將行政合同明確納入到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此前,行政合同究竟適用何種訴訟程序一直是學界爭議的焦點,法院在審判實踐中多將因行政合同爭議引起的糾紛適用民事訴訟程序。新的行政訴訟法關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第十二條第一款第十一項明確規(guī)定;“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除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征收補償協議等協議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第一款“行政機關為實現公共利益或者行政管理目標,在法定職責范圍內,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協商訂立的具有行政法上權利義務內容的協議,屬于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第一款第十一項規(guī)定的行政協議”。本文將圍繞此次修改淺談行政合同適用行政訴訟程序的必要性。
行政合同是行政機關為實現公共利益或者行政管理目標,在法定職責范圍內,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協商訂立的合同,常見的行政合同如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征收補償協議。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行政合同有如下特點:
(1)行政合同的主體一方必須為行政機關。
(2)合同的訂立是以公共利益或者行政機關執(zhí)行行政權力(行政管理)為目的,簽訂的合同。
(3)作為一方的行政主體與合同相對人的權利義務是不對等的,行政合同中往往體現了行政機關的公權力,即行政優(yōu)益權。
(4)行政合同的訂立需要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人意思表示一致,有著合同的屬性。
行政合同締結前期是經過合同雙方當事人協商達成的一致意思表示,當中也自然有私法的屬性。但是歸根結底,行政合同是行政機關在行使管理職能的過程中,為了公共利益或者事務,與行政合同相對人達成的協商一致。在締結合同階段、合同履行階段以及合同的監(jiān)督方面,都有行政機關公權力的體現。就行政合同本身而言,雖具合同性,但行政法律屬性更突顯,即行政性是第一性,和同性是第二性。因此,即使行政合同的形式上有私法體現,但是在本質上仍然不能給予合同雙方完全的意思自治,仍屬于公法范疇。行政合同爭議適用行政訴訟法理所當然。
二、以行政訴訟程序彌補行政合同雙方實體權利的不對等
行政合同的性質導致合同雙方地位的不平等,行政合同相對人在合同締結伊始除了要承擔合同規(guī)定的義務,還要承擔行政機關因為行政優(yōu)益權給自己帶來的風險。鑒于行政合同相對人在合同締結以及履行過程中的弱勢地位,圍繞行政合同發(fā)生的爭議不應該通過民事上的訴訟程序救濟,更應該通過行政訴訟解決爭議。行政訴訟是為解決不平等主體的民與官之間的爭議設立的救濟機制,為體現公平,在舉證上適用“舉證責任倒置”,而不是民事訴訟程序中的“誰主張誰舉證”的規(guī)則,這種舉證責任分配制度的設計,有利于側重保護原告一方的利益,通過程序上的設計彌補行政合同雙方在實體權利以及地位上的不對等。
三、有效防止行政主體“權利尋租”,濫用行政優(yōu)益權
行政機關基于行政優(yōu)益權,出于對公共利益的維護,具有超越合同規(guī)定的以外的權利并強加給合同相對人合同以外的義務。在權利的運行過程中不排除特別行政主體為了自身利益濫用行政優(yōu)益權,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合同相對方利益。在行政訴訟中,規(guī)定由行政機關承擔更多的舉證責任,這就對行政機關在使用行政優(yōu)益權時提出更高的要求,督促行政機三思后行,不敢輕易濫用行政優(yōu)益權。
四、加重行政機關違法成本,督促行政機關依法行政
在實踐中,行政機關對于行政合同違約的現象比較多。行政訴訟法修改之前,審判實踐中多將行政合同爭議適用民事訴訟法,完全按照《合同法》的規(guī)則審理行政合同,即使最后經過法院查明,行政機關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的確有違約行為,給合同相對人造成了利益損害,法院多是根據《合同法》判決行政機關承擔違約責任,給付行政合同相對人合理的損害賠償金。眾所周知,一般這種情況下的違約金對于行政機關而言就是九牛一毛、無關痛癢,法院這樣的判決并不能從根本上杜絕行政機關違法行政,只要支付一定的違約金,行政機關照樣我行我素。相反,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的裁判形式除了有給付判決還有確認違法判決。行政機關做出的行政行為一旦被法院確認違法必將影響到行政機關年度績效考核的結果,這相比于違約金更能引起行政機關的重視,在如此沉重的違法成本之下以及法院的監(jiān)督之下,增加了行政機關依法履行行政合同的概率。
行政合同雖然具有合同屬性,但這并不是行政合同的主要屬性及特征,立法機關抓住行政合同的行政法律屬性以及合同雙方在合同締結、履行過程中的權利義務關系,將行政合同產生的糾紛納入行政訴訟的救濟范圍內,統一了行政合同糾紛解決的適用規(guī)則,滿足審判實踐對于行政合同糾紛解決的現實需求,同時也起到促進了行政機關積極行政的作用。
綜上所述,關于行政合同屬于行政訴訟嗎小編已經為大家解答了,行政合同的特殊性并不能適用民事訴訟的程序,因為行政合同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的,新的行政訴訟法將行政合同納入了行政訴訟當中,是符合行政合同的特殊性的,行政合同一般是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什么是行政法規(guī)?什么是行政規(guī)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行政訴訟判決有哪些種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的解除
2020-12-10受托人管理國有金融資本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0-11-29合同保證金能否在貨款中扣除
2021-02-24殘疾賠償金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1婚前財產婚后買房算個人財產嗎
2020-11-22夫妻財產約定效力的相關規(guī)定
2021-02-10醫(y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15關于事實收養(yǎng)關系的法律規(guī)定
2021-01-03口頭約定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合同糾紛
2021-02-14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9解除勞動合同能恢復嗎
2021-02-24如果公司倒閉怎么賠償
2020-11-23勞動爭議能主張前幾年的年假嗎
2020-12-14雇員保險金權益
2020-12-25保險合同成立有什么要件
2021-02-07人身保險合同的保險利益對象是什么
2020-11-13保險格式合同有沒有效 誰說了算
2021-01-25買賣汽車未付款致人傷殘賠償義務主體的認定
2021-01-12房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1-01-19如何定義第三者責任保險的第三者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