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訴訟的利害關系人是指什么?
行政訴訟的利害關系人是指對于訴訟標的有直接或間接利害關系的人。直接利害關系人有權向法院起訴或可能被提起訴訟。間接的利害關系人對當事人之間的訴訟標的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但當事人一方的敗訴可能使自己遭受不利后果時,可以參加到訴訟中輔助一方當事人進行訴訟。“法律上利害關系”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與行政行為之間存在的一種因果關系,所以,從合法權益、行政行為及其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這三個維度來探討“法律上利害關系”的構成是較合乎邏輯的研究進路。
二、行政許可利害關系人可“客觀化”為以下幾種情形:
1.相鄰權關系中的利害關系人
這是產生利害關系人的主要情形。如:經許可設立的加工型生產企業、資源開發型企業或個體工商戶,在經營活動中可能產生噪音、污水、廢氣、粉塵,對鄰人的生產、生活環境帶來直接影響。
2.競爭關系中的利害關系人
某些行政許可依法律、法規或慣例規定有明確數量限制(如舊機動車回收,按照國務院規定一個縣只設立一家。),如果實施許可突破了原有的數量規定,那么勢必會影響已經獲得許可的經營者的利益,因而構成利害關系人。
3.知識產權關系中的利害關系人
行政許可事項可能對他人知識產權完整性、獨占性產生侵害的,如企業名稱核準中,與他人商標、專利上使用的名稱重復,易讓公眾產生誤認誤導的,構成重大利害關系。
4.契約關系中的利害關系人
契約一方當事人為行政許可申請人,行政許可將改變其契約關系,則他方當事人為利害關系人。如村民公約有明確的規定,在本村范圍內不得興辦某類企業,某村民欲取得該類企業的營業許可,則其他村民為利害關系人。
5.人格權、身份權關系中的利害關系人
如工商廣告登記審查中,對可能涉及侵害他人隱私權、肖像權、名譽權和影響企業商譽的許可事項,可能受侵害者應視為利害關系人。
行政訴訟案件中,肯定存在著與訴訟案件有關利害關系的公民個體,司法判決的作用就是對利害關系人進行明確的判定,對無責的利害關系人進行保護,對有過錯的利害關系人進行判罰,并補償無過錯的利害關系人一定的賠償,利害關系人的種類和類型是比較多的,具體的應當結合實際而定。
行政訴訟不予受理的案件有哪些?
最新行政訴訟證據規定
行政訴訟判決有哪些種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口罩工廠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9如何分立一個全資子公司
2021-03-02應收票據貼現的核算
2020-12-18普通合伙企業的財產轉讓
2021-03-22民事糾紛房產拍賣償還順序
2020-12-30已有車禍賠償還能否申請工傷
2021-01-31股權轉讓需要承擔債務嗎
2020-12-08擔保合同連帶責任無效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11置業顧問收客戶錢違法嗎
2020-11-24購房合同上寫的兩個人名字,辦房產證必須都有嗎
2020-12-13被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怎么辦
2021-01-29做了一年多的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1-19辭退實習期員工違法嗎
2020-11-16“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故意導致車翻了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10第二輪土地承包的政策規定是什么
2020-12-04關于創新土地流轉方式
2021-03-09先拆遷再簽訂安置補償協議違法嗎
2020-11-24城市房屋征收與戶口有關系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