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環保人員行政不作為怎么處理?
對環保人員行政不作為的處理主要有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兩條途徑。按照1999年頒布的《行政復議法》第六條(八)、(九)、(十)項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對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執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或者申請行政機關審批、登記有關事項,行政機關沒有依法辦理的、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受教育權利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沒有依法履行的、申請行政機關依法發放撫恤金、社會保險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費,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放的等三類行政不作為,依法申請行政復議。
按照1989年的《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第一款(四)、(五)、(六)項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對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等到三類行政不作為行為(當然,其中的拒絕頒發、拒絕履行不應視為行政不作為行為)提起行政訴訟。
二、行政不作為成立的條件
行政不作為的成立是否需要由相對方的請求為條件,也就是說,是否只有在相對方請求,而行政主體不履行法定 義務時,才構成行政不作為;當行政相對方未請求時,行政主體的不作為可否視為行政不作為。從理論上說,行政主體的職責既然是法定的,行政主體就應嚴格依法履行,而不應以相對方是否申請為條件;然而在實踐中,行政主體職責的履行往往指向特定相對方權益的保護,存在著相對方未請求行政主體也知悉的可能,此時,相對方是否提出申請,不影響行政主體對相對方法定義務的履行。如當某公民遭受歹徒搶劫時被治安民警看見,此時,即使該公民未向該民警申請保護,該民警也應當履行保護職責。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相對方不申請,行政主體不可能知悉,也就不可能履行法定職責。此時,相對方是否申請決定了行政不作為的成立。因此,不能在原則意義上將相對方的申請一般地作為行政不作為成立的必要條件,但也不能完全否定,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行政不作為一般是針對國家公職人員來認定的,當事人事人可以通過上述兩種方式進行維權,對于行政不作為的國家工作人員,可以由相關單位對相關情況進行合法的處理,性質惡劣或者造成嚴重影響的可以還需要開除公職。
哪些行政不作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處罰申訴機關有哪些?
哪些糾紛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能做遺囑執行人嗎
2021-03-14婚前有房,婚后再買房算不算二套房
2020-12-15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
2021-03-07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期限
2020-11-25哪些離婚證據是屬于非法收集
2021-01-28合同債權質押是什么
2021-02-09租房人拆遷怎么安置住房
2020-12-27追討加班費證據由誰提供
2021-02-27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人身保險一年需要交納多少錢
2021-02-19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29一般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0-11-17重復保險的賠償方式是什么
2021-03-09索賠發生糾紛能否單獨將保險公司列為被告?
2020-12-31車撞犬引發的保險理賠問題
2021-01-05疲勞駕駛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1-01-29保險追償權糾紛答辯狀
2020-12-06保險受益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14提前還貸別忘退稅退保
2021-01-28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時要注意什么呢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