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訴訟的回避制度是如何規定的?
行政訴訟的回避制度規定與案件有關的司法人員需要主動提出回避,根據《行政訴訟法》第47條規定,回避有兩種:當事人申請回避和審判人員主動回避。當事人申請回避是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有權申請審判人員回避。根據《最高法院解釋》第47條規定,當事人申請回避,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應當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在3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決定。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回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回避,由院長決定;申請人對駁回回避申請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決定的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對申請人的復議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在 3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并通知復議申請人。審判人員主動回避是審判人員認為自己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應當申請回避。
回避的規定同時適用于其他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
二、行政訴訟不受理有哪些情形?行政訴訟不受理怎么辦?
法律明確規定不受理的行為——前四種是行政訴訟法第12條規定的,后五種是《行訴法解釋》第1條規定的。
(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指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國防部、外交部以國家名義實施的有關國防、外交事務的行為,以及經憲法和法律授權宣布緊急狀態、實施戒嚴和總動員等行為。
(二)抽象行政行為 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三)內部人事管理行為 行政機關對所屬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所作的任免、獎懲、調動、福利等決定,工作人員不服的不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四)法定終局裁決行為
(五)刑事司法行為 公安、國家安全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實施的行為。這是一種形式意義上的行政行為,但實質意義上則為司法行為。公安、國家安全機關行使職權具有雙重性質,這里的刑事訴訟行為不受行政法規則調整和支配。
(六)行政調解行為與法定行政仲裁行為 調解是一種當事人自愿接受的“管轄”,對當事人權利、義務發生影響的決定因素是其意思表示,而非行政機關的意志。行政調解只是一種行政的規勸、建議,達成調解協議也主要依賴平等主體間讓渡權利、處分權利。勞動仲裁或其他法定仲裁的主體往往不是行政機關,故而對調解行為和仲裁行為不服不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七)不具強制力的行政指導行為 行政指導行為也不具有強制性,因而沒有必要通過訴訟途徑來解決。
(八)駁回當事人對行政行為提起申訴的重復處理行為 重復處理行為一定是維持了原結論,沒有對相對人的權利、義務發生新的得、喪、變更的影響,只是對以往結論的肯定和維持,故而,不能提起行政訴訟。
(九)不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 這里的對相對人權利、義務不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主要是指行政行為有效成立以前的內部運作、程序性的準備行為、調查取證等事實行為,此種行為尚未發生使相對人的權利、義務產生得、喪、變更變化的實際效果。
行政訴訟案件,一般是組成合議庭審理的。任何與該案件有關的司法職員、法律工作者,都不得參與案件的審查工作,必須要向法院提出回避的請求,否則若是在案件審理結束之后,才發現與案件有關的部分司法職員并沒有回避,此時有可能會導致案件的審理結果無效。
行政訴訟不受理有哪些情形?行政訴訟不受理怎么辦?
行政訴訟起訴時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顧問合同的終止事項有哪些
2021-02-07批捕令下來能探視嗎
2020-12-08建筑施工專屬管轄包括哪些
2021-02-14事故責任認定書丟失怎么辦
2021-01-13交通肇事逃逸與交通肇事有什么不同
2021-02-24反抗家暴錘殺丈夫,法院會輕判嗎
2021-02-19倉儲合同中違反有效承諾合同是否能成立
2020-12-03顧客在商場受傷,該怎樣處理
2021-02-15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有哪些職責
2020-11-10崗位變更需要重簽合同嗎
2020-12-30協議離婚后能不能要回孩子撫養權
2020-11-20勞務承包合同糾紛該如何處理
2020-11-20什么是產品責任
2020-12-15飛機延誤后起飛前還可以購買航班延誤險嗎
2021-01-15簽發保險單時被保險人已死亡還能賠償嗎
2021-01-03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對方全責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6購買保險后進行理賠需要準備哪些
2021-02-10保險公司歡迎強三險 經常肇事者須付高額保費
2020-11-23外資保險公司是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嗎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