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執行行政不作為怎么處理?
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人民法院的執行期限確實是六個月,自立案之日起算。
就仲裁的案子的執行來說,民事訴訟法賦予了人民法院的審查權,一是法院可以主動審查裁決書是否合法,二是被執行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不予執行。
你提供的這種情況,看來人民法院并不是因為審查后認為你的裁決書不合法而不執行,也不存在被執行人提出申請,請求人民法院不予執行、人民法院審查后決定不予執行的問題。
最大的可能就是你猜想的那樣:可能是因為被執行人與法院關系比較好而通過不正當手段而促使法院沒有立即執行。
因此,你可以向該院的上級法院反映這個情況,如果從立案之日起已經超過了六個月,你可以直接去上級法院立案執行。
二、擴展資料:
第一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具有行政職權的機關和組織及其工作 人員的行政行為不服,依法提起訴訟的受案范圍。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行為不服提起訴訟的,不屬于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一)行政訴訟第十二條規定的行為;
(二)公安、國家安全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實施的行為;
(三)調解行為以及法律規定的仲裁行為;
(四)不具有強制力的行政指導行為;
(五)駁回當事人對行政行為提起申訴的重復處理行為;
(六)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不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
第三十二條 法官不得有下列行為:
(八)玩忽職守,造成錯案或者給當事人造成嚴重損失;
(九)拖延辦案,貽誤工作;
(十)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
第三十三條 法官有本法第三十二條所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首先根據法律規定法官或者是行政執行官是不能拖延辦案,貽誤工作。如果出現這種行為民眾可以前往監察委進行舉報。其次如果如果法院出現行政不作為的現象的話,在6個月之內未執行強制執行的命令的話,當事人也可以前往上級法院去進行相關的舉報。
哪些行政不作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不作為訴訟時效是怎么規定的
構成行政不作為的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公司上市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06參與眾籌能不能作為消費者投訴
2020-12-24具體如何理解婚姻自由
2020-12-06委托協議如何終止
2020-11-21交通事故簽了責任書多久賠償
2020-11-23煤礦辭退體檢嗎
2021-02-20經濟違法會被沒收住房嗎
2021-03-11辭退員工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嗎
2021-03-17簽保密協議有保密費嗎
2021-03-24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主要區別在哪些方面
2021-02-08退休離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6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居民醫保沒繳費怎么辦
2021-01-17交通意外險與航空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1-01-06車買過的交強險和商業險能退嗎
2021-03-11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0人保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3人身保險的特點是什么
2020-11-12保險合同必須書面生效嗎
2021-01-22駕車撞人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