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強制法中止執行的內容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執行:
1、當事人履行行政決定確有困難或者暫無履行能力的;
2、第三人對執行標的主張權利,確有理由的;
3、執行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且中止執行不損害公共利益的;
4、行政機關認為需要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執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機關應當恢復執行。對沒有明顯社會危害,當事人確無能力履行,中止執行滿三年未恢復執行的,行政機關不再執行。
二、行政處罰中止執行和終止執行的區別是什么?
中止執行是指行政強制執行程序開始以后,由于出現導致強制執行程序無法進行下去的特殊情況,行政機關暫時停止強制執行程序,待該情況消除以后,繼續執行。終結執行是指在執行過程中,由于發生某種特殊情況,執行程序沒有必要或者不可能繼續進行,從而結束執行程序。
中止執行不同于終結執行,前者是基于法定事由導致強制執行的暫時停止,但是仍有恢復和繼續執行的可能;后者則是基于法定事由導致強制執行徹底結束,并不再恢復強制執行程序。
1、原則上,作出罰款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與收繳罰款的機構分離。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不得自行收繳罰款。當事人應當在法定期限內,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銀行應當收受罰款,并將罰款直接上繳國庫。對上述原則規定的例外情形,應當依照行政處罰法規定的當場收繳罰款的條件和收繳辦法辦理。
對于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或者沒收非法財物拍賣的款項,必須全部上繳國庫。任何行政機關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私分、截留;財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向行政處罰決定機關返還。
2、除經申請和批準當事人可以暫緩或分期繳納罰款的以外,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采取強制措施:
(1)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3%加處罰款。
(2)根據法律規定,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
(3)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在當代社會,我們國家行政強制法律39條對于行政強制執行的中止有著明確的規定,有一些具體的情形之下不宜再次的進行相關的執行,比如說當事人沒有經濟能力履行相應的執行的義務,此時就要中止,等到有能力的時候再次執行。
最新行政強制執行法全文
行政強制法司法解釋總則
行政強制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違法是否要求有主觀過錯
2020-12-27家暴輕傷可以立案嗎
2021-03-09計算機軟件訴訟包括哪幾類
2020-12-09單方終止合作合同怎么賠償呢
2021-01-13擔保范圍約定不明確
2020-11-13關于放棄繼承權的特別規定
2021-02-21法院可以調取微信聊天記錄嗎
2021-01-24企業如何與員工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對象、范圍、期限、義務
2021-01-03公司倒閉無定期懷孕員工怎么賠償
2021-03-04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什么是是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及怎樣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2-14飛機延誤8小時賠償標準
2021-01-17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對于被保險人來說在處理三方關系時應注意什么
2021-03-24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08貴州殘保金怎么計算
2020-11-25"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互聯網保險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2021-03-16保險代理合同書
2020-12-04被代理人(委托人)的權利與義務?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