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不作為如何計算賠償?
作為行政違法行為的形式之一,只要行政不作為對損害結果產生了實際影響,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是并非所有的行政不作為造成的損害都需要由行政機關賠償,也并非對行政不作為造成的損害只有申請行政賠償這一條法律救濟途徑。因此,對行政不作為賠償責任的認定就成為行政不作為行為是否產生賠償責任的關鍵。
(一)行政不作為侵權成立
只有行政不作為侵權成立,才能涉及由于行政不作為造成損害的賠償責任承擔問題。同時應注意行政不作為侵權與民事侵權的區別,關鍵看是否涉及行政權力的行使。行政不作為的成立需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行政主體對相對人負有法定職責。這種法定職責是法律上的行政作為義務,其來源于法律、行政法規、規章的明確規定,或者是通過其授權而取得。對于其他規范性文件中作為義務的違反,鑒于其他規范性文件本身制定主體多,法律效力等級低等特點,其后果應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同時先行行為也能引起作為義務。先行行為是指由于行政主體先前實施的行為,使相對人的某種合法權益處于遭受損害的危險狀態,行政主體有積極采取措施防止損害發生的作為義務。
另外,行政主體履行法定職責時還負有正確履行法定程序上的義務。由于我國行政程序法尚未出臺,有關行政程序的法定義務主要散見于各單行法律、法規及規章巾,如行政許可法中規定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許可事項,行政機關有舉行聽證的義務;行政處罰法中規定的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處罰過程中有告知的義務,聽取相對人陳述和申辯的義務等:行政處罰法第3條第2款規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簽于此,行政主體履行法定職責,不遵守法定程序,致使其做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嚴重和明顯的法律缺陷,當這種違法達到一個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的常識性理解都可以明顯看出的程度時,那么它就構成了具體行政行為尤效的條件。在后果處理上,具體行政行為被確定為無效后,原則上應當盡可能恢復到做出具體行政行為以前的狀態。行政機關應當返還從當事人處取得的利益,取消其要求當事人履行的義務,同時,對當事人造成損害的,賠償當事人的損失。故此,行政主體不正確履行法定程序上的義務,則可能產生賠償責任。
2、行政機關沒有以積極的方式作出特定行為:判斷行政機關是否作出特定行為不應以結果為標準,而應以外觀形式為標準。比如,瓜農遭到哄搶,向公安機關求救,公安機關及時派人前去制止,但是待他們趕到,人已散盡,瓜也所剩無幾:從結果看,公安機關未能起到制止哄搶的作用,但從外觀形式上看,公安機關已經作出了特定的解救行為。所以,未滿足申請人的合法預期日的不是構成行政不作為的要件,而是應從外觀形式上判斷行政機關是否積極地作出了某種特定行為。
3、行政機關逾期沒有作出特定行為。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9條的規定,首先是一般法規定的“60日”的期限:選擇“60日”的期限作為判斷行政機關是否履行法定職責的時間界限是合理的,是考慮了各種行政行為的不同類型作出的規定。且這“60日”是法律統一規定的行政行為的成熟期間,經過“60日”,法律上視為行政程序已經終結,行政行為已經達到成熟的程度,適宜由人民法院進行審查;其次是特別法規定的期限。如果法律、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對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的期限另有明確規定的,以法律、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規定的期限為準;第三是緊急情況下的期限。相對人在緊急情況下請求行政機關履行保護其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其申請的答復期限不受特別法和一般法規定的期限的限制,行政機關不履行其法定職責的,相對人即時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在我國,行政是非常需要有效率的。是任何人都不能在行政機關進行無效率工作。一旦因為某些人的行政不作為而導致民眾或者國家有所損失的話,那么民眾所造成的損失理應由該行政機關進行賠償。具體情況要根據該行政機構所處理的事物來進行判斷。
哪些行政不作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構成行政不作為的條件有哪些?
行政不作為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合同能否約定清償順序
2020-12-30身份信息被盜用能報警處理嗎
2021-02-15國有獨資企業不設董事會可以嗎
2021-02-05非法校園貸報警能追回嗎
2020-11-14申請破產法人個人債務還用還嗎
2020-12-07大學里可否結婚
2021-01-27購買保障性住房的標準
2021-02-21細數常見的房地產中介的欺詐行為
2021-03-20辦理產權證步驟是什么
2020-12-13一般用人單位是怎么舉證
2020-11-26人事入職交錢合法嗎
2021-01-12中層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2-25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勞動報酬糾紛是否要仲裁后訴訟
2020-12-12家庭財產保險對哪些情況的財產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08保險合同責任免除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30淺析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
2021-02-01人身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12無證駕駛人致人受傷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26保險人能否因保險標的物轉讓未批改而拒賠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