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關行政監督部門需要回避的情形是什么?
監察人員辦理的監察事項與本人或者其近親屬有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回避的提出有以下幾種情況:
1、監察機關發現其工作人員具備回避條件,應不安排有關人員辦理監察事項,已做出安排的,要做調整。
2、辦理監察事項的監察人員認為自己屬于本條規定的情形之一,主動提出回避。
3、被監察的部門、人員認為承辦監察事項的監察人員具備回避條件,有權提出申請,要求更換承辦人。
4、檢舉人、控告人、申訴人以及與監察事項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提出監察人員應當回避的。監察人員是否回避,最終應由監察機關負責人決定,監察機關負責人的回避由其所在人民政府負責人或者上一級監察機關負責人審查后決定。監察人員在辦理監察事項過程中,凡涉及到與本人或者本人近親屬有利害關系的,應自行申請回避,不得參加有關調查、討論、決定,也不得以任何形式施加影響。應回避的監察人員必須服從決定。
二、行政監督的程序是怎樣的?
1、表明身份。行政主體的工作人員在實施行政監督時,應佩帶公務標志或出示相關證件,以表明自己有權執法的身份。
2、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對有關實物、場所實施監督檢查時,應當通知當事人到場,進行公開檢查。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場的,不影響檢查的進行。
3、行政監督檢查必須按照法定時間或正常時間及時進行,不得拖延而超過正常檢查所需的時間,應堅決杜絕變相拘禁或扣押,否則,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4、對涉及公民基本權利的某些特別檢查,必須有法律的明確授權,應當符合法定的特別要件和方式。比如,對女性身體進行檢查,應由女工作人員進行。
5、說明理由。在作出不利于相對方的檢查結論前要允許相對方陳述和申辯,并說明作出監督檢查結論的理由。
綜上所述,針對行政機關執法辦案,可以由相關部門進行監督,確保程序合法。監督人員如果和被監督事項及人員有利害關系,或者是近親屬的,應當主動匯報回避。監督部門也可以指示回避,確保監督行為能夠公平公正的進行。
哪些情況下民事訴訟法院人員要回避?
刑事訴訟法回避復議的有哪些?
哪些情況下仲裁員應當回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人身傷殘鑒定程序有哪些
2021-01-26管轄權異議上訴被駁回怎么處理
2020-12-31如何提出交通鑒定費賠償申請
2021-01-28什么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7事實婚姻如何起訴離婚
2021-03-10單位駕駛員發生交通事故受傷、死亡的,應當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0-12-13交通肇事者不交醫療費怎么辦
2021-01-25代位繼承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17合同糾紛公司沒有錢怎么辦
2021-03-19孕婦超市摔倒應如何處理,孕婦超市摔倒如何認定責任
2021-03-05公攤面積最后被用到了什么地方你造嗎
2021-02-06集體土地的租賃期限是多久
2021-01-01請假扣多少工資
2020-11-20保險公司是怎么設立的
2021-01-14保險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05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是指什么,什么情況下沒有受益人
2021-02-07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須抄錄風險提示嚴防銷售誤導
2021-02-11什么是財產保險合同
2020-11-14車被砸了如何找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25非機動車拒賠同等責任賠付如何處理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