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行政訴訟案件的審理中回避規定是什么?
在行政訴訟案件的審理中回避規定是與案件有關系的相關的司法人員都必須要主動的提出回避,這在我們國家行政訴訟法當中的47條作出了規定,當然了,回避的話它也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主動的申請,另外一種就是由當事人來進行申請。
行政訴訟的回避制度規定與案件有關的司法人員需要主動提出回避,根據《行政訴訟法》第47條規定,回避有兩種:當事人申請回避和審判人員主動回避。當事人申請回避是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有權申請審判人員回避。根據《最高法院解釋》第47條規定,當事人申請回避,應當說明理由,在案件開始審理時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開始審理后知道的,應當在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對當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在3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決定。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回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回避,由院長決定;申請人對駁回回避申請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決定的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停止參與本案的工作。對申請人的復議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在 3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并通知復議申請人。審判人員主動回避是審判人員認為自己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應當申請回避。
回避的規定同時適用于其他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其他人員的回避,由審判長決定。
二、行政訴訟不受理有哪些情形?行政訴訟不受理怎么辦?
法律明確規定不受理的行為——前四種是行政訴訟法第12條規定的,后五種是《行訴法解釋》第1條規定的。
(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指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國防部、外交部以國家名義實施的有關國防、外交事務的行為,以及經憲法和法律授權宣布緊急狀態、實施戒嚴和總動員等行為。
(二)抽象行政行為 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三)內部人事管理行為 行政機關對所屬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所作的任免、獎懲、調動、福利等決定,工作人員不服的不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四)法定終局裁決行為
(五)刑事司法行為 公安、國家安全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實施的行為。這是一種形式意義上的行政行為,但實質意義上則為司法行為。公安、國家安全機關行使職權具有雙重性質,這里的刑事訴訟行為不受行政法規則調整和支配。
(六)行政調解行為與法定行政仲裁行為 調解是一種當事人自愿接受的“管轄”,對當事人權利、義務發生影響的決定因素是其意思表示,而非行政機關的意志。行政調解只是一種行政的規勸、建議,達成調解協議也主要依賴平等主體間讓渡權利、處分權利。勞動仲裁或其他法定仲裁的主體往往不是行政機關,故而對調解行為和仲裁行為不服不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在日常生活當中,行政類型的案件和普通的民事案件,關于回避制度這個問題上是一致的,也就是存在著一些利害關系的狀況下,是需要主動的進行回避的,當然了,被申請回避的人員的話,也是需要由人民法院作出最終決定的。
什么情況刑事案件當事人有權申請回避
司法鑒定未回避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哪些情況應當回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制執行公證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02同居是否承擔對方債務
2021-02-20醫療事故罪需要的證據
2021-03-08起訴離婚起訴書誰給寫更為合適
2021-02-27遺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24簽訂的就業協議可以約定違約金嗎
2021-03-26勞動關系轉移知識
2021-03-11勞動爭議調解期限
2020-12-24如何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3-10找壽險公司索賠有哪些手續,索賠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5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0產品責任險中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2-06保險合同是如何構成的
2020-12-10保險理賠的步驟有哪些
2020-11-222020年河北保險最低基數是多少
2020-12-29什么是保險法中近因原則
2020-12-20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31汽車投保人維權存在哪些誤區
2021-01-12上班路上被人撞傷住院,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2020-12-29保險受益權問題研究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