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止行政強制執行的情形包括了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執行:
(一)當事人履行行政決定確有困難或者暫無履行能力的;
(二)第三人對執行標的主張權利,確有理由的;
(三)執行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且中止執行不損害公共利益的;
(四)行政機關認為需要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執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機關應當恢復執行。對沒有明顯社會危害,當事人確無能力履行,中止執行滿三年未恢復執行的,行政機關不再執行。
二、行政強制執行方式
(一)代履行
代履行,又叫代執行,是指義務人不履行法律、法規等規定的或者行政行為所確定的可代替作為義務,由行政強制執行機關或第三人代為履行,并向義務人征收必要費用的行政強制執行方法。 代履行必須同時具備四個要件:
1. 存在相對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上義務的事實,且此種不履行因故意或過失引起。
2. 該行政法上的義務是他人可以代為履行的作為義務。
3. 代履行的義務必須是代履行后能達到與相對人親自履行義務同一目的的義務。
4. 由義務人承擔必要的費用。
(二)執行罰
執行罰是一種間接強制執行的手段。它是指有關國家機關對拒不履行已經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的當事人進行制裁,以迫使當事人自覺履行該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的法律制度。執行罰可分兩類:一是執行行政罰;二是執行罰。
(三)直接強制
直接強制,是指在采用代執行、執行罰等間接手段不能達到執行目的,或無法采用間接手段時,執行主體可依法對義務人的人身或財產直接實施強制,迫使其履行義務或實現與履行義務相同狀態的強制執行方法。
直接強制是一種實力較強的強制方式,因此其運用在不違背現行立法規定之外,還必須堅持一定的合理度。
行政強制執行在行政管理過程中才會發生,也是由特定行政機關來實施的,一般是由行政機關或者人民法院來執行。但是在執行過程中,要是出現了《行政強制法》第39條中規定的任何一種情形,那么都是會導致執行中止。另外有一點是行政強制執行需要特別注意的,就是行政強制執行并不允許進行執行和解,這點與民事訴訟中的執行不太一樣。
行政處罰不交法院會強制執行嗎?
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執行的區別是什么?
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比例怎么算呢
2020-12-28政府違法征地,如何避免低價被動簽約
2021-02-08考試作弊的刑法規定有哪些
2020-12-09大學生做兼職引發勞資糾紛,勞動監察大隊不受理怎么辦
2021-03-02審計報告錯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1-02-21企業法律顧問資格許可尷尬落幕
2020-12-13債務人失蹤后怎么討回債務
2020-11-12涉外商標注冊如何申請
2021-01-30預售房屋抵押登記程序
2020-12-26身體不好沒盡到贍養能分撫恤金嗎
2021-01-21動產質押可以抵押房產證嗎
2020-11-30勞務作業承包關系和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2-09試用期辭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1-02-10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產品責任險與雇主責任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15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
2020-12-11司機肇事 車主擔責 保險公司付費
2021-01-12超額投保出險后如何理賠
2021-01-07肇事者醉酒保險公司咋賠
2021-01-13保險欺詐全方位解析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