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不作為怎么確定被告?
行政不作為的被告就是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法律規定其有積極實施行政行為的職責和義務,應當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職責的狀態。認為行政不作為是指行政主體未履行具體的法定作為義務,并且在程序上沒有明確意思表示的行政行為。所謂行政中的“不作為”行為,是基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符合條件的申請,行政機關依法應該實施某種行為或履行某種法 定職責,而行政機關無正當理由卻拒絕作為的行政違法行為,亦稱“不作為違法”或“消極違法”行為。
二、行政不作為的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應當包括:
第一,行政不作為違法。一般行政侵權行為既包括違法也包括不適當,而行政不作為不存在不適當的問題,只存在違法的問題。這是由行政不作為這種行為的特殊形式所決定的。由于行政不作為是消極不作出某一行為,是法律上所擬制的一種行為形態,不具有具體的可感性和具像性。所以,對于行政不作為只有法律上的價值判斷,不存在客觀形態的事實判斷。因此,只有行政不作為的違法侵權,而不存在行政不作為的不當侵權。
第二,行政不作為已經造成了對行政相對方的權益損害。這一損害只要是行政不作為引起的,即可要求行政賠償,而不論這一損害是否可能獲得其他方面救濟。同行政作為一樣,行政不作為的行政賠償也不應采用損益相抵的原則。行政相對方權益的損害程度決定著行政賠償的數額,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公安機關不履行法定行政職責是否承擔行政賠償責任問題的批復》,在確定賠償的數額時,應當考慮該不履行法定職責的行為在損害發生的過程中和結果中所起的作用等因素。
第三,行政不作為與行政相對方的權益損害的事實之間具有因果關系。行政不作為是由于行政主體不履行對相對人所負的作為義務而構成行政侵權的,因此它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實質上是行政主體與相對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只要行政主體違背了對權利人所承擔的特定義務并因此導致其損害,就可以認為存在行政侵權的因果關系。
對于行政不作為的具體情況,應當根據造成的后果來進行處理,特別是對于因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行政不作為造成了當事人的嚴重損失的,那么還需要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具體的處罰情況,應當由行政機關根據實際情況來作出。
哪些行政不作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構成行政不作為的條件有哪些?
行政不作為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首套房怎么界定
2020-12-07網上簽的網絡p2p借貸電子合同有效嗎
2021-02-10嫖娼未遂怎么處罰
2020-12-20繼女應承擔繼母的贍養費嗎
2021-01-06非法侵入住宅罪量刑
2021-01-04如何去法院辦理提存
2020-11-23公司法定代表人有哪些職務
2021-02-18拖欠員工工資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0-12-31辭退和開除有什么區別有哪些
2020-11-13人身保險合同案例分析
2021-03-20失地保險一次性繳費標準
2021-01-03保險公司未盡到告知義務酒駕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5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拒絕賠償
2020-11-21財產保險中出現施救費用怎么賠
2020-11-24理賠遭拒消費者狀告保險公司
2021-03-08土地出讓合同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19個人土地轉讓協議書
2021-01-06土地互換期限約定不明怎么處理
2021-03-25國有建設用地如何作價出資入股
2020-12-03對拆遷補償方案的復議怎么提出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