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強制執行的行政決定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1)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沒有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也沒有履行行政決定;
(2)已經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
(3)申請執行的時間在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十日后且在自當事人沒有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期限結束之日起三個月內。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
第五十三條: 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決定的,沒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依照本章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五十四條 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前,應當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催告書送達十日后當事人仍未履行義務的,行政機關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對象是不動產的,向不動產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二、行政強制執行其特征是:
(1)行政強制執行的主體是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
(2)行政強制執行以相對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理 決定中要求履行的義務為前提。
(3)行政強制執行的內容,是行政處理決定中要求相對人履行的義務。
(4)行政強制執行的對象,是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理決定中 要求履行義務的相對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三、行政強制執行和強制措施的區別
1、目的不同。 行政強制執行的目的在于強制相對人履行義務或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的狀態;行政強制措施的目的則是使相對人的人身與財產保持一定的狀態,從而預防、制止或者控制正在發生或可能發生的違法行為或危險狀態。
2、前提不同。 行政強制執行的前提是法定義務人不履行法定義務;行政強制措施不以行政相對人不履行法定義務為適用條件,而是以危害社會的行為或事件的發生為前提。
3、動因不同。 行政強制執行的起因只能是義務人不履行義務;而行政強制措施的起因,既可以是危害社會的行為,也可以是危害社會的某種事件的發生,甚或是某種狀態的出現。
4、實施主體不同。 行政強制執行的實施主體包括行政機關和人民法院;行政強制措施的實施主體只有行政機關。
5、結果不同。 行政強制執行的結果是以義務人履行義務或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狀態而結束;行政強制措施在情況調查清楚后,經認定不需要繼續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應該解除強制、恢復原狀,經認定需要繼續實施強制措施的,應依法采取相應的處理決定。
應該說行政決定本身就具有強制性,行政相對人自認為行政決定不合法的話,在行政決定通知書上有合法的救濟途徑。或者真的存在特殊情況的話,都應該在法定時間內抓緊時間處理。不執行行政決定的做法,其實也就是在無視國家權力。
行政強制執行決定書公告期限是多久
行政強制執行申請的條件有幾種
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執行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需要多少錢呢
2021-01-13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在什么情況下對消費者承擔侵權連帶責任如何劃分
2020-11-24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怎么處罰
2021-03-18老婆不愿意生小孩,她侵犯了我的生育權嗎
2021-02-20發律師函能解除合同嗎
2021-03-09物權法對主物,從物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9連帶責任征信多久能消除
2020-12-31勞動合同期限未滿可以辭職嗎
2020-12-24企業如何簽訂非全日制用工合同
2021-01-29保險公司監督檢查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2021-01-23保險合同變更申請書的內容
2021-02-06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03從保險法修改看保險消費者利益保護有什么
2021-03-13管理瑕疵亦應承擔民事責任
2020-11-10車禍后保險公司賠償問題
2021-01-29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幾種
2021-01-23保險費的實質是什么
2021-02-18保險的作用
2021-03-17土地轉讓協議究竟有沒有效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