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安行政強制執行權由誰審定?
由司法部門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二條第三款之規定,行政強制執行,是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對不履行行政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強制履行義務的行為。
1.行政強制執行以行政主體和法院為執行主體。
2.行政強制執行以已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為執行內容。
3.強制執行的目的在于迫使相對人履行義務或用代執行等方式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之狀態,最終確保行政法上秩序的實現。
4.行政強制執行不允許進行執行和解。行政強制執行是法律賦予行政機關的職權與職責,行政機關如放棄強制執行而與被執行人和解,就等于放棄了自己的職權與職責,即為失職。這是法律所不能允許的。
二、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
(一)代履行
代履行,又叫代執行,是指義務人不履行法律、法規等規定的或者行政行為所確定的可代替作為義務,由行政強制執行機關或第三人代為履行,并向義務人征收必要費用的行政強制執行方法。 代履行必須同時具備四個要件:
1. 存在相對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上義務的事實,且此種不履行因故意或過失引起。
2. 該行政法上的義務是他人可以代為履行的作為義務。
3. 代履行的義務必須是代履行后能達到與相對人親自履行義務同一目的的義務。
4. 由義務人承擔必要的費用。
(二)執行罰
執行罰是一種間接強制執行的手段。它是指有關國家機關對拒不履行已經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的當事人進行制裁,以迫使當事人自覺履行該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的法律制度。執行罰可分兩類:一是執行行政罰;二是執行罰。
(三)直接強制
直接強制,是指在采用代執行、執行罰等間接手段不能達到執行目的,或無法采用間接手段時,執行主體可依法對義務人的人身或財產直接實施強制,迫使其履行義務或實現與履行義務相同狀態的強制執行方法。
直接強制是一種實力較強的強制方式,因此其運用在不違背現行立法規定之外,還必須堅持一定的合理度。
有關行政強制執行的具體情況,應當基于實際的行政事件來處理,法律上也明確規定了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和認定情況,在司法實踐中,應當按照法律上規定的標準來進行合法的處理,避免法律適用錯誤的情況,否則是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
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有哪些?
中止行政強制執行的情況有哪些
最新行政強制執行法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行政處理程序的步驟
2021-03-20法律顧問的常法費有標準嗎
2021-01-19股東代表訴訟需要滿足的條件
2021-01-05商號與商標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7開發商違約訂金能雙倍返還嗎
2020-12-20公民侵犯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05房地產抵押登記的程序
2021-01-21購房合同平面圖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工傷復議期過不能申請行政訴訟嗎
2020-12-06虛假考勤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0什么是勞務經濟
2020-12-21勞務派遣的員工致害由誰擔責
2020-12-10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況
2020-11-30勞動訴訟的審理程序是什么
2021-01-09不激納養老金是否屬勞動爭議
2021-03-04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飛機因天氣原因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0飛機延誤哪里申請賠償
2021-03-22哪些屬于保險公司賠償的范圍
2020-11-20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