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如果協議達成后不履行的,應當恢復原判決的執行。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條規定:
在執行中,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協議的,執行員應當將協議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
申請執行人因受欺詐、脅迫與被執行人達成和解協議,或者當事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恢復對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
需要注意的是申請對原法律文書恢復執行,也要在法定期限之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二百一十九條申請執行的期限,規定雙方或者一方當事人是公民的為一年,雙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六個月。2008年06月04日頒布的新的訴訟法將申請執行的期限修正延長為兩年。
第二百一十五條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二、什么是復議和解
復議和解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行使法律、行政法規或者行政規章規定的自由裁量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申請行政復議,在行政復議機關作出行政復議決定之前,申請人和被申請人雙方在自愿、合法基礎上達成和解協議,行政復議機關經審查準許后,對行政復議案件不再繼續審理。
《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申請人與被申請人在行政復議決定作出前自愿達成和解的,應當向行政復議機構提交書面和解協議。和解內容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行政復議機構應當準許。在行政復議期間,申請人與被申請人經行政復議機構準許達成和解的,行政復議終止。《稅務行政復議規則》(國家稅務總局令21號)規定,行使自由裁量權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如行政處罰、核定稅額、確定應稅所得率等,行政賠償,行政獎勵,存在其他合理性問題的具體行政行為可以和解。
強制執行力的執行在法律上有效力的,不履行的行為人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無強制性執行則是更委婉處理矛盾,雙方妥善處理就行。行政復議和解協議在更大程度上維持雙方最大權益和保證雙方最小損失,矛盾雙方簽署和解協議后就應該轉變態度。
刑事和解協議應該怎么寫
執行和解協議可以強制執行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污染致樹木死亡如何處罰
2020-11-3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
2021-01-09宅基地用于商業出租合法嗎
2021-03-14女職工哺乳期可以延長哺乳假嗎
2020-12-16離婚后才發現原配偶在未離婚時有重婚行為怎么辦
2021-01-04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理具有何種職權
2020-12-21電商平臺賣家欺騙消費者怎么賠償
2021-02-20中級人民法院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18房屋贈與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18精神暴力包括哪些行為
2020-11-12合同中怎么排除協議管轄的約定
2020-12-23勞動關系轉移函
2021-02-17配偶不出面可以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12怎么判定合同真偽
2021-01-28二手房中介常見騙術,買二手房防止上當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使用權房可以轉讓嗎
2020-12-08工地勞務合同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1-14勞動確認無效判決能否恢復勞動關系
2021-02-03勞動關系轉移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5鐵路貨損的索賠時效是多久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