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行政強制執行的主體是誰?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行政強制執行既存在由行政機關實施的情況,也存在由司法機關實施的情況,即行政機關和法院都可以成為行政強制執行的主體。
它們之間的行政強制執行權限的分配,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可以概括為"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為原則,以行政機關自行強制執行為例外"。
這一行政強制執行制度是在總結各國行政強制執行制度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形成的。
但在現實中,許多行政機關違背這一法定原則,濫用強制執行權,往往給相對人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如成都市雙流縣綜管辦強制拆除成都機場高速路兩側廣告牌案 。
二、執行方式
(一)代履行
代履行,又叫代執行,是指義務人不履行法律、法規等規定的或者行政行為所確定的可代替作為義務,由行政強制執行機關或第三人代為履行,并向義務人征收必要費用的行政強制執行方法。 代履行必須同時具備四個要件:
1. 存在相對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上義務的事實,且此種不履行因故意或過失引起。
2. 該行政法上的義務是他人可以代為履行的作為義務。
3. 代履行的義務必須是代履行后能達到與相對人親自履行義務同一目的的義務。
4. 由義務人承擔必要的費用。
(二)執行罰
執行罰是一種間接強制執行的手段。它是指有關國家機關對拒不履行已經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的當事人進行制裁,以迫使當事人自覺履行該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的法律制度。執行罰可分兩類:一是執行行政罰;二是執行罰。
(三)直接強制
直接強制,是指在采用代執行、執行罰等間接手段不能達到執行目的,或無法采用間接手段時,執行主體可依法對義務人的人身或財產直接實施強制,迫使其履行義務或實現與履行義務相同狀態的強制執行方法。
直接強制是一種實力較強的強制方式,因此其運用在不違背現行立法規定之外,還必須堅持一定的合理度。
為了避免被執行人沒有按照規定的要求履行相應的義務時,行政機關也是可以向法院或者自行開展行政強制措施的,在行政強制執行期間也是需要在六個月內執行完畢,如果說是非訴執行案件一般會在三個月內執行完畢,在開展強制措施時也是會需要經過相應的催告程序才可以執行。
行政強制法實施細則內容有哪些
最新行政強制執行法全文
中止行政強制執行的情況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內鏡手術出事故保險公司最高賠20萬
2021-03-02二審不開庭審理等于書面審理嗎
2021-01-10一般偷竊請律師多少錢
2021-02-03著作知識產權年限多久
2021-01-14已被抵押的房產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4交通肇事罪檢察院到法院多久能判下來
2020-12-23交通事故需要賠償哪些費用
2021-02-07支票日期填寫規定
2021-01-19精神暴力是否納入家暴的范疇
2021-01-23理財產品需要申報個人財產嗎
2021-01-26妻子起訴要回購房款
2021-03-19就業協議的有效期限怎么算
2021-03-16上班期間突發疾病怎么賠償
2020-12-31購房合同有何需要注意的陷阱
2021-02-21房地產開發用地概念和類型
2021-01-25不賠錢解雇員工的方法
2020-11-30分包給勞務隊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1-02-23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怎么做分錄
2021-01-20在公司干了八年,辭工有補償嗎
2021-02-22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