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稅罪是指負有納稅義務的人,故意違反相關規定,采取相應的措施少交納或不交納應交稅費的行為,此罪要求達到情節嚴重,才會對行為人追究刑事責任。刑事責任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量刑標準,那么偷稅罪量刑標準是怎樣的?律霸小編馬上為您解答。
1、規定
根據本條及刑法第211條規定,對偷稅罪的刑罰適用原則大體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2、分層次處罰
針對偷悅數額的不同,本條分別規定了兩個層次的量刑幅度。
第一層次是“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10%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第二層次是“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30%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根據刑法修正案(七)修訂)
不同層次的偷稅數額只能在本層次量刑幅度內判處,不能任意跨越,否則將造成量刑畸輕或畸重的后果。
3、自然人
自然人并處罰金
針對偷稅犯罪行為的貪利性特征,本條對自然人犯罪主體在各層次量刑幅度內,除規定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自由刑外,一律規定了“并處偷稅數額五倍以下的罰金”。其立法精神是,主刑和附加刑必須同時判處,不具有選擇性,以防止偷稅人在經濟上占便宜。
4、對單位
對單位采取雙罰制
即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同時對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條的規定處罰。在司法實踐中,對單位判處罰金后,--般對單位的責任人員只判處自由刑,而不再并處罰金,這種作法是否符合立法精神,尚有待進一步討論。
多次偷稅的違法行為累計數額合并處罰
本條第3款對此作了明確規定。按照刑法理論,行為人在一定時期內多次實施偷稅違法犯罪行為未經發現,或雖發現但未經處罰的,均應視為犯罪行為的連續狀態,其犯罪數額應當累計計算,按一罪合并處罰,不適用數罪并罰。反之,如行為人多次或某一次偷稅違法行為已經過稅務或司法機關處罰,則不應再將此數額累計計算合并處罰。
在對偷稅罪量刑處罰的時候,我們要先區分是自然人犯罪還是單位犯罪,對不同主體犯偷稅罪在處罰上可能有所不同。在對單位進行處罰的時候,往往采取的是雙罰制。如今,偷稅罪已被逃稅罪所取代,因此在刑法當中已經看不到偷稅罪的身影,這點還請各位注意。
偷稅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偷稅罪的主體包括哪些
偷稅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齊齊哈爾市中心城區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辦法》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令第5號
2021-02-11執法規范化建設包括哪些
2020-11-10讓律師申請勞動仲裁,可以到單位取證嗎
2021-01-28網絡仲裁對網貸有用嗎
2020-12-22變道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06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內容
2021-02-24女方婚前購買房產婚后男方出資裝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20口頭贈與需要證明嗎
2020-11-10約定競業禁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1怎樣擬定婚前協議才會有效
2020-11-13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過戶了怎么辦
2021-02-08農村征地對于沒有住房的村民怎么安置
2021-03-26員工簽字又反悔 訴至法院被駁回
2020-11-16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保險責任怎么確定
2021-01-02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能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1-17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15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
2020-12-23短期健康保險與長期健康保險的區別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