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稅罪是指負有納稅義務的人,故意違反相關規定,采取相應的措施少交納或不交納應交稅費的行為,此罪要求達到情節嚴重,才會對行為人追究刑事責任。刑事責任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量刑標準,那么偷稅罪量刑標準是怎樣的?律霸小編馬上為您解答。
1、規定
根據本條及刑法第211條規定,對偷稅罪的刑罰適用原則大體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2、分層次處罰
針對偷悅數額的不同,本條分別規定了兩個層次的量刑幅度。
第一層次是“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10%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第二層次是“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30%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根據刑法修正案(七)修訂)
不同層次的偷稅數額只能在本層次量刑幅度內判處,不能任意跨越,否則將造成量刑畸輕或畸重的后果。
3、自然人
自然人并處罰金
針對偷稅犯罪行為的貪利性特征,本條對自然人犯罪主體在各層次量刑幅度內,除規定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自由刑外,一律規定了“并處偷稅數額五倍以下的罰金”。其立法精神是,主刑和附加刑必須同時判處,不具有選擇性,以防止偷稅人在經濟上占便宜。
4、對單位
對單位采取雙罰制
即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同時對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條的規定處罰。在司法實踐中,對單位判處罰金后,--般對單位的責任人員只判處自由刑,而不再并處罰金,這種作法是否符合立法精神,尚有待進一步討論。
多次偷稅的違法行為累計數額合并處罰
本條第3款對此作了明確規定。按照刑法理論,行為人在一定時期內多次實施偷稅違法犯罪行為未經發現,或雖發現但未經處罰的,均應視為犯罪行為的連續狀態,其犯罪數額應當累計計算,按一罪合并處罰,不適用數罪并罰。反之,如行為人多次或某一次偷稅違法行為已經過稅務或司法機關處罰,則不應再將此數額累計計算合并處罰。
在對偷稅罪量刑處罰的時候,我們要先區分是自然人犯罪還是單位犯罪,對不同主體犯偷稅罪在處罰上可能有所不同。在對單位進行處罰的時候,往往采取的是雙罰制。如今,偷稅罪已被逃稅罪所取代,因此在刑法當中已經看不到偷稅罪的身影,這點還請各位注意。
偷稅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偷稅罪的主體包括哪些
偷稅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孕婦臨產醫院勸回,醫院有責任嗎
2020-12-31因民事糾紛打架致人輕傷會有什么嚴重后果
2021-01-16母親的欠條以子女的名義起訴可以嗎
2020-12-17當事人給對方造成締約損失怎么辦
2021-03-12當事人在不知情下被簽合同有效嗎
2021-01-21車被盜后撞死人,我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29把銀行卡借給別人走賬犯法嗎
2020-12-07上市銀行呆賬準備金計提方法差異原因有哪些
2021-01-01保管物因自身瑕疵毀損損失誰來承擔
2021-03-24哪些遺產可以繼承,范圍有哪些
2021-03-03試用期隨意辭職要賠償用人單位嗎
2020-11-16重大誤解訂立的保險合同是否能變更
2021-02-26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2保險公司理賠出院時應注意什么
2020-12-13超過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應不應該理賠
2020-12-25駕照被暫扣后駕車肇事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0-11-19企業財產保險最高額是多少
2020-12-19保險合同有哪些類別
2021-02-26保險合同糾紛的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05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