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企業偷稅漏稅法人應負什么責任?
1、我國《刑法》對單位犯罪的處罰絕大多數是采取兩罰制,也就是對單位處以罰金刑,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自由刑或罰金和沒收財產。
2、在單位犯罪的情況下,按照《刑法》規定要追究兩種人的法律責任:第一是直接負責人。也就是違法行為的指使者,可以是法人代表、也可以是財務經理、財務總監。
3、根據我國最新《刑法修正案(八)》已經沒有“偷稅罪”這條罪名了。第二百零一條為“逃稅罪”。
(1)從通常含義上說,“偷”是指將屬于別人的財產據為己有,而在稅收問題上,應繳稅款原本屬于納稅人的合法財產,之所以發生偷逃稅行為,是因為納稅人沒有依法履行繳納稅款的義務,因此,偷稅同為與平常概念中的盜竊行為不同,新刑法采用了“逃避繳納稅款”的表述,從中可以看出立法者對“偷稅”概念的認識已出現變化。
(2)從本質上講,稅收是國家憑借強制力對納稅人的財產進行的無償占有;從稅收契約論的角度來講,稅收是納稅人換取政府公共服務而提供的對價。從這個意義上說,逃避繳納稅款是納稅人違背一種給付義務。改變罪名的提法,更加符合一般的法理和常識,更加人性化,體現了我國立法的進步。
(3)將罪名由“偷稅罪”改為“逃稅罪”,用“逃避繳納稅款”取代“偷稅”,并將“逃避繳納稅款”的行為規定為“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此概括性描述顯然比舊的規定更寬泛,更具有“口袋”性質,將更有利于對犯罪行為的認定。
(4)尤其是“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5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2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這一規定的變化,表明了立法者對于經濟犯罪更多傾向于從行為的危害結果角度進行考量,對積極主動挽回國家損失的行為,可依法予以寬大處理。較好地體現了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也比較符合當前提倡的“社會和諧”。
二、偷稅和漏稅的區別
1、偷稅罪
偷稅罪是一種故意犯罪行為,表現為行為人明知自己有納稅的義務,而采取種種手段,達到不繳或少繳稅款的行為。行為人偷稅的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必須出于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或已扣、已收稅款的目的。過失行為導致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不成立本罪。偷稅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采取欺騙、隱瞞等各種手段不繳或少繳應納稅款或已扣、已收稅款。
2、漏稅
漏稅是由于行為人對稅收規定、財務會計制度不了解,或由于疏忽大意漏報應稅項目等過失行為,而導致不繳或少繳應納稅款的行為。
3、相同和區別
偷稅罪與漏稅在客觀方面的表現有相同之處,都是造成了不繳或少繳應納稅款的結果。但兩者有著本質區別,即在行為人的主觀方面,偷稅罪是一種故意犯罪,其主觀惡性大,為了達到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目的,不惜損害國家利益,具有較大的社會危害性。而漏稅是一種主觀過失,主觀上沒有犯罪的故意,其主觀惡性小,所以不能以犯罪論。
在我國納稅應該是我們合法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一直宣傳的是納稅關榮,但是還是有很多企業為了一己私利而偷稅漏稅,現在稅法部門嚴查企業的偷稅漏稅等違法行為,一旦查出就是嚴處。針對偷稅和漏稅這兩個概念很多人喜歡混為一談,其實兩者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舉報偷稅漏稅的后果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抵押條件有哪些
2020-12-15頂樓漏水該怎么做
2020-11-10持股百分之五后增減百分之五時的公告
2020-12-30關于抵押期限是否影響擔保物權
2021-02-25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01交通事故案件,法院受理范圍是什么
2020-11-11監護人能用被監護人的錢嗎
2020-11-23沒離婚不讓看孩子報警管嗎
2020-12-26妻子不履行救助義務致夫死亡構成何罪
2020-11-26離婚后繼父能否索要贍養費
2021-03-17父親被判刑,家人可以申請低保嗎
2021-01-19房產合同抵押貸款需要房主親自到場嗎
2021-02-28參加商業活動中死亡,商家有責任嗎
2021-03-17合同債權質押的法律效力應包括什么內容
2021-03-19電梯事故死人構成犯罪嗎
2020-12-14試用期交押金合法嗎
2021-02-19勞動爭議能追加被申請人嗎
2020-12-02經紀及管理合同是委托合同嗎
2021-03-05無效保險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7保險合同的輔助人可以有哪些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