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送貨單能作為偷稅漏稅的證據嗎
可以,包括了財務會計報表、納稅申報表以及具體書證物證等。舉報人應當盡可能據實告知稅務機關被檢舉人違法違紀事實的具體情節和證據。如違法違紀事實發生的時間、地點,所涉及的相關單位和知情人,知情人的身份、單位和聯系電話,相關的書證物證等。
1、舉報人需要提供的證據:被舉報人的姓名、公司名、公司住址,稅務違法事實證據包括賬冊憑證、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及其他的納稅資料、合同協議、發票、收據等,原件復印件均可。
2、舉報人應當盡可能據實告知稅務機關被檢舉人違法違紀事實的具體情節和證據。如違法違紀事實發生的時間、地點,所涉及的相關單位和知情人,知情人的身份、單位和聯系電話,相關的書證物證等。
3、舉報可以采用書信、口頭、電話或者舉報人認為方便的其他形式提出。實名舉報和匿名舉報可,但實名舉報才有獎勵。舉報人不愿提供自己的姓名、身份或者不愿公開舉報行為的,應當予以尊重和保密。
4、您應當向所在地稅務機關的舉報中心舉報。由于國稅地稅管轄范圍不一致,您要注意弄清楚舉報內容涉及的稅款屬于哪個稅務機關管轄。舉報中心舉報的范圍是:偷稅、逃避追繳欠稅、騙稅和虛開、偽造、非法提供、非法取得發票,以及其他稅務違法行為。
二、新刑法對“偷稅罪”的新表述
對比新舊法律條文的修改(新舊刑法對偷稅罪的規定附后),可以看出:
1、摒棄了偷稅概念。從通常含義上說,“偷”是指將屬于別人的財產據為己有,而在稅收問題上,應繳稅款原本屬于納稅人的合法財產,之所以發生偷逃稅行為,是因為納稅人沒有依法履行繳納稅款的義務,因此,偷稅同為與平常概念中的盜竊行為不同,新刑法采用了“逃避繳納稅款”的表述,從中可以看出立法者對“偷稅”概念的認識已出現變化。
從本質上講,稅收是國家憑借強制力對納稅人的財產進行的無償占有;從稅收契約論的角度來講,稅收是納稅人換取政府公共服務而提供的對價。從這個意義上說,逃避繳納稅款是納稅人違背一種給付義務。改變罪名的提法,更加符合一般的法理和常識,更加人性化,體現了我國立法的進步。
2、設立了逃稅罪名。將罪名由“偷稅罪”改為“逃稅罪”,用“逃避繳納稅款”取代“偷稅”,并將“逃避繳納稅款”的行為規定為“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此概括性描述顯然比舊的規定更寬泛,更具有“口袋”性質,將更有利于對犯罪行為的認定。尤其是“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5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2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這一規定的變化,表明了立法者對于經濟犯罪更多傾向于從行為的危害結果角度進行考量,對積極主動挽回國家損失的行為,可依法予以寬大處理。較好地體現了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也比較符合當前提倡的“社會和諧”。
綜上所述,不管是怎樣的組織還是個人都應該依法納稅,納稅是作為我國公民的一種義務,對于不同的涉及領域當中所要求繳納的稅費也是不同的,對于偷稅漏稅的行為也會根據實際牽涉到的稅費來進行處罰,當然也要有偷漏稅的證據。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我國刑法偷稅罪量刑標準
偷稅罪單位犯罪嫌疑人是屬于單位犯罪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海難救助標的要求
2021-02-11房屋轉租糾紛如何處理
2021-03-07土地租賃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6個人房屋贈與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3對公賬戶變更法人流程有哪些
2021-01-25技術合同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1-12辭職以后怎么辦理居住證
2021-03-18飛機延誤2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19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3-26固定資產購買保險的流程
2021-02-20交通事故保險不理賠怎么辦
2020-11-13境外保單應該如何維權
2020-11-14對保險公司的組織機構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02被保險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8因污染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0-11-21保險合同法定解除權
2021-01-15什么是保險代理人
2021-01-11征地拆遷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0-11-10城市的舊房拆遷,補償能參考附近房價給嗎
2021-03-15公租房要拆遷,補償應該怎么分配,各占多少才合理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