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逃稅罪如何量刑處罰
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 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 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二、逃稅的基本類型有幾種
納稅義務人采用種種手段少納或不納稅的行為。在資本主義國家,
逃稅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采取非法手段逃避納稅;一種是采取合法手段逃避納稅。前者稱逃稅,后者又稱避稅。
狹義的逃稅是指利用非法手段,不按稅法規定申報納稅的一種違法行為。如利用漏報、少報、不報應稅收入、收益;偽造賬證,隱匿財產,甚至賄賂稅收官員等非法手段逃避納稅。
廣義的逃稅是指納稅義務人采用各種手段逃避納稅的一種行為。具體可分為兩種:
(1)采用非法手段少納或不納稅的行為;在西方國家一般稱“逃稅”,在我國稱“抗稅”、或“漏稅”。
(2)采用合法手段少納或不納稅的行為。稱為“避稅”。狹義的逃稅指納稅義務人采用非法手段少納或不納稅的行為。
三、逃稅和避稅有什么區別
避稅和逃稅,雖然都是違反稅法的行為,但二者卻有明顯區別:
(1)適用的法律不同。避稅適用涉外經濟活動有關的法律、法規;后者僅適用國內的稅法規范。
(2)適用的對象不同,前者針對外商投資、獨資、合作等企業、個人;后者僅為國內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3)各自行為方式不同。前者是納稅義務人利用稅法上的漏洞、不完善,通過對經營及財務活動的人為安排,以達到規避或減輕納稅的目的的行為;后者則是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納稅人,納稅到期前,有轉移、隱匿其應納稅的商品、貨物、其他財產及收入的行為,達到逃避納稅的義務。一般情況下不構成犯罪,嚴重的構成偷稅罪,手段情節突出的可構成抗稅罪。
作為納稅義務人,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積極的向稅務機關申報稅費。出現逃稅、偷稅、拒不繳納稅款等情況的,將視情況確定是否構成刑事犯罪,而在處罰上面,就算無法認定構成犯罪,也是會給予稅務方面的處罰,比如要求補繳稅款,繳納滯納金,同時作出相應的行政處罰。
逃稅罪的犯罪構成有哪些
根據規定逃稅罪能判緩刑嗎?
逃稅罪單位犯罪雙罰制的規定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叫限制減刑,限制減刑的意思是什么
2021-03-13尋釁滋事是否屬于涉黑
2021-01-31哺乳期員工不服從調崗可以開除嗎
2020-11-12工傷鑒定造假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3-18酒駕出車禍私了要多少錢
2021-02-05交警多長時間公布行政處罰
2020-12-07彩禮到底應返還多少
2021-03-04以贍養為條件的贈與能否撤銷
2021-02-17訂婚了女方想退婚了怎么辦
2021-03-18懸而未決的勞動合同如何處理
2021-02-10個人金融信息受哪些保護
2020-11-14銀行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泄露個人銀行賬戶信息怎么處罰
2021-03-16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黑名單
2020-11-18購房合同有何需要注意的陷阱
2021-02-21股權質押擔保合同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18房屋中介合同有何法律效力
2021-01-03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航班取消怎么辦
2021-02-01飛機延誤幾小時有賠償
2021-01-23第一個保險合同生效日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