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港保稅區偷稅漏稅會如何處罰?
《刑法》第二百零三條規定:納稅人欠繳應納稅款,采取轉移或者隱匿財產的手段,致使稅務機關無法追繳欠繳的稅款,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欠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欠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二、新刑法對“偷稅罪”的新表述
對比新舊法律條文的修改(新舊刑法對偷稅罪的規定附后),可以看出:
1、摒棄了偷稅概念。從通常含義上說,“偷”是指將屬于別人的財產據為己有,而在稅收問題上,應繳稅款原本屬于納稅人的合法財產,之所以發生偷逃稅行為,是因為納稅人沒有依法履行繳納稅款的義務,因此,偷稅同為與平常概念中的盜竊行為不同,新刑法采用了“逃避繳納稅款”的表述,從中可以看出立法者對“偷稅”概念的認識已出現變化。
從本質上講,稅收是國家憑借強制力對納稅人的財產進行的無償占有;從稅收契約論的角度來講,稅收是納稅人換取政府公共服務而提供的對價。從這個意義上說,逃避繳納稅款是納稅人違背一種給付義務。改變罪名的提法,更加符合一般的法理和常識,更加人性化,體現了我國立法的進步。
2、設立了逃稅罪名。將罪名由“偷稅罪”改為“逃稅罪”,用“逃避繳納稅款”取代“偷稅”,并將“逃避繳納稅款”的行為規定為“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此概括性描述顯然比舊的規定更寬泛,更具有“口袋”性質,將更有利于對犯罪行為的認定。尤其是“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5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2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這一規定的變化,表明了立法者對于經濟犯罪更多傾向于從行為的危害結果角度進行考量,對積極主動挽回國家損失的行為,可依法予以寬大處理。較好地體現了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也比較符合當前提倡的“社會和諧”。
3、對逃稅的手段采用概括性的表述。即:“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以適應實踐中逃避繳納稅款可能出現的各種復雜情況。
4、對構成“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數額巨大”的具體數額標準沒再作規定。以“數額較大、數額巨大”取代了“偷稅數額在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10萬元以上”,修改了定罪量刑的具體數額標準,尊重了納稅人類型、規模、情形等特點,體現了寬嚴相濟的原則。這既強化了對納稅人合法權利的依法保護,也突出了對涉稅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對整頓和規范經濟秩序具有重要意義,必將有力推進依法治稅進程,深化和諧征納關系,促進納稅人自愿遵從意識的不斷增強。
在我國的法律中明確的規定,所有的公民和企業都是要按照規定繳納相應的稅金,如果在計算和繳納稅金時出現了隱匿、偽造財務信息等情況時,也是屬于偷稅漏稅的行為,那么國家也是會對涉案的人員進行相應的處罰,在處罰時也會根據涉案的金額來確定處罰力度。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偷稅漏稅企業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藥品醫療事故案例分析
2020-11-09工資上交老婆有法律依據嗎
2020-12-28事業單位法律顧問聘用合同
2021-01-02申請立案執行要交費嗎
2020-12-27商標侵權應該如何處置的
2020-12-26借條轉讓要三方到場嗎
2021-02-05怎么讓法官調解離婚
2020-12-26爺爺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0-11-28交通事故受害人可否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0-12-27訴訟中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1人身損害賠償范圍
2021-02-04口頭解除合同合法嗎
2020-12-12單方終止勞動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1-02-05競業限制期間可否申請專利
2020-12-30壽險理賠的材料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5保險合同怎樣才能成立
2021-01-14網絡上訂立的保險合同需要注意音頻形式的說明
2020-11-20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空運保險的險種有哪些
2020-12-25全車盜搶險保險公司免責的情形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