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偷稅漏稅跟避稅有什么區別?
區別:
1、法律效應不同:避稅是合法的,是不違法的,這是與非法的偷稅漏稅根本的區別。
2、目的不同:避稅的目的是通過避免繳稅、少繳稅和推遲繳稅等方式將稅收負擔最小化;而偷稅漏稅則是通過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的方式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以及通過虛假納稅申報的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
3、手段不同:避稅的手段是利用稅法的不完善之處或漏洞;而偷稅漏稅是對法律的無視。
二、偷稅漏稅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1、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 繳納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并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不補繳應納稅款、不繳納滯納 金或者不接受行政處罰的;
2、納稅人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 二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逃避繳納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并且占各稅 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的;
3、扣繳義務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 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三、偷稅和漏稅怎么區分?
偷稅,是指納稅人以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為目的,采取各種不公開的手段,隱瞞真實情況,欺騙稅務機關的行為。
漏稅,是由于納稅人不熟悉稅法規定和財務制度,或者由于工作粗心大意等原因造成的。如錯用稅率,漏報應稅項目,少計應稅數量,錯算銷售金額和經營利潤等。
偷稅與漏稅的主要區別有三個方面:
1、主觀方面不同。偷稅是出于故意,而漏稅是過失行為。偷稅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國家稅收損失,而積極希望或追求這一危害結果。漏稅的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危害后果應當預見卻設有預見,或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偷稅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而漏稅行為人主觀上則不具有這一目的。
2、客觀方面不同。偷稅是采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等欺騙、隱瞞手段來不繳或少繳稅款,而漏稅不存在任何故意的作為或不作為。
3、法律后果不同。偷稅達到法定結果即構成犯罪,應承擔刑事責任,而漏稅是一種違法行為,行為人只須補繳稅款并交納滯納金。
《稅收征管法》第52條第2款也規定:“因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計算錯誤等失誤,末繳或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追征稅款、滯納金;有特殊情況的,追征期可延長到五年。”
自然人或者是法人機關進行偷稅漏稅的,如果偷稅漏稅的稅款少于五萬并且是首次的,就應當由稅務機關進行行政處罰,處十五天以下的拘留,并依法將偷稅漏稅的稅款補繳,如果是多次偷稅漏稅,且稅款金額很大的,就應當處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偷稅漏稅企業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期間因公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04學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1-21交通事故起訴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4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做好因國際金融危機引發案件工作的通知
2021-02-11小區電梯廣告牌收益應該歸誰所有
2020-12-05找房屋中介要注意什么
2021-01-17物業有權利拆除違建嗎
2021-03-12簽訂勞動合同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1-03-19公司解散的補償金時效是多久
2021-01-10競業限制不限地域是否違法
2020-12-26什么叫勞務用工合同
2021-01-28實習期間受傷,用人單位是否應賠償
2020-12-232020年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0-12-31船舶沉沒保險人拒付是否合法
2020-12-16財產保全在哪里辦
2021-02-02保險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哪幾類
2020-11-23保險代理人的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2021-03-22突破“慘淡”局面:家庭財產險要隨著變化變
2021-02-02土地承包經營權能否繼承及相關法律規定
2020-11-19土地轉讓合法嗎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