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逃稅罪處罰企業哪些人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的:
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作為扣繳義務人,在納稅過程中采用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行為的,應當要處以想應處罰。但是,這個處罰不同于自然人犯本罪的刑罰處罰。
一方面,單位在犯逃稅罪之后要依據刑法相關規定,處以罰金。
另一方面,對于企業的直接責任人,要根據刑法規定,處以責任人除罰金之外的處罰可能,即三至七年的有期徒刑。當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的相關規定,如果,納稅人補繳適當,會被免于刑事處罰,則只需要補繳稅款,以及繳納相應的滯納金就行了。
單位負責人,是指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代表單位行使職權的主要負責人。這是對單位負責人含義的界定。單位負責人主要包括兩類人員:一是單位的法定代表人(也稱法人代表),二是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代表單位行使職權的負責人,如代表合伙企業執行合伙企業事務的合伙人、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等。
二、單位犯逃稅罪的追訴時效是多久?
《刑法》規定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
逃稅罪的追訴時效根據行為人逃稅的最高刑而定的,如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不再追訴。
綜上可知,逃稅罪的主體中包括了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而這除了自然人可以構成逃稅罪外,其實單位也是能夠成立本罪的。若在查處的時候,發現有多次逃稅行為沒有處理,那么可以按照累計的數據計算。但是,有逃稅行為并不代表一定構成本罪,實際還要看逃稅的數額或者情節,是否達到了本罪的立案標準。
逃稅罪能減刑嗎,需要什么條件
逃稅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逃稅罪的共同犯罪怎么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南京房產公證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25刑事律師函怎么寫
2021-01-13公司股東直接訴訟是怎樣的
2021-01-16企業債權債務分析
2020-12-02如何審查鑒定書的真偽
2020-12-17安徽省2013年交通事故十級傷殘賠償標準
2021-03-02交通肇事罪能判緩刑嗎
2020-11-21想離婚怎么進行外遇取證
2021-01-16合同訂立的形式有哪些,簽訂擔保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1-23學生借高利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30父母出資買房如何要回購房款
2021-01-14為什么要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24股東離職是否有競業限制
2021-01-30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案例]:碰到勞務欺詐,求職者該怎么辦?
2021-01-02公務員被辭退是否可以領失業保險金
2021-01-19銀行貸款抵押購房為什么要買保險
2020-11-18二手車車險不予理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8存款保險的主體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2021-02-22在辦保險之前開過三高的藥物,會影響理賠嗎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