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如何防治偷稅漏稅?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修正)第六十三條規定:“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或者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十號)“三、將刑法第二百零一條修改為:“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二、偷逃稅的法律責任
1、行政責任
納稅人偷逃稅沒有構成犯罪的,需要承擔行政責任,除了追繳稅款,還要繳納滯納金,還有罰款。(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2、刑事責任
納稅人偷逃稅構成犯罪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包括拘役、有期徒刑、罰金等。(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三、偷逃稅法律風險防控
1、不要故意實施偷逃稅的行為,是防控偷逃稅法律風險最好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或者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等等。
2、偷逃稅會承擔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尤其要避免構成犯罪承擔刑事責任。注意:一“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中的數額較大和百分之十關鍵紅線點!二有偷逃稅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及時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并接受行政處罰的,可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3、偷逃稅行政責任中的罰款有幅度,爭取最低或較低的罰款比例,從而防控偷逃稅的行政法律風險。注意:云南省稅務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試行)對于行政處罰的幅度進行細化規定,需要充分了解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情形。
總之,偷逃稅應該是常見常做行為,往常被查到到受處罰的較少,但國家稅收政策發生巨大變化,偷逃稅檢查或稽查的力度加大,因此,應當高度重視偷逃稅法律風險的有效防控。
繳納相關稅務是公民應盡的一項責任,也是企業應盡的一項責任,公民和企業都不能夠隨意進行偷稅漏稅,如果進行偷稅漏稅還需要償還相關的所欠稅務。一旦發現有偷稅漏稅的行為將會涉及到行政處罰。如果長時間不繳納稅務的話將會承擔一定的刑事責任。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舉報偷稅漏稅的后果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租賃協議注意事項
2021-03-21職業病診斷鑒定手續有哪些
2021-02-22傷殘評定前應準備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19父母如何起訴子女索要贍養費
2021-03-23隨意提管轄異議可能會被罰款嗎
2021-03-16按揭批不下來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25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能代表業主起訴嗎
2020-11-24外資房地產開發的基本程序
2021-03-10員工實習期間應得工資
2020-12-06補繳社會保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2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人身保險合同常見問題
2021-02-23保險合同糾紛無證駕駛免賠嗎
2020-12-23違反保險法的行為
2021-02-11投保人投保后須知及注意事項
2021-01-06保額與保費是同一個概念嗎?
2020-12-22我國土地承包具體有哪些要求
2020-12-05關于承包地登記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03征收中的“拆遷補償方案”究竟能不能訴
2021-02-28拆遷糾紛不立案怎么辦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