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稅漏稅行為種類包括有哪些?
按照新《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偷稅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幾種:
1、偽造、變造、隱匿和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
所謂偽造帳簿、記帳憑證,是指行為人為了偷稅,平時沒有按照稅法設置帳簿,為了應付稅務檢查而編造出假憑證、假帳簿、無中生有、欺騙他人;所謂“變造”帳簿和記帳憑證,即把已有的真實帳簿和憑證進行篡改、合并或刪除,以此充彼,以少充多或以多充少,或者帳外設帳、帳外經營、真假并存,從而使人對其經營數額和應稅項目產生誤解,達到不繳或少繳稅款的目的。這種方式多為個體經營者所采用,以此使稅務人員無法得知其經營收支情況。
2、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行為人通過此舉以圖減少應稅數額,達到偷稅目的。主要方法有:
(1)明銷暗記;
(2)將產品直接作價抵債款后不記銷售;
(3)已經銷售而不開發票或以白條抵庫不記銷售;
(4)用罰款、滯納金、違約金、賠償金沖減銷售收入;
(5)將展品或樣品作價處理后不按銷售記帳,等等。
此外,多行開戶,同時使用,而只向稅務工作人員提供其中的一個,也是行為人隱瞞收人的常用方法。
3、不按照規定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仍然拒不申報
4、是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
納稅申報是依法納稅的前提,納稅人必須在法定時間內辦理納稅申報,如實報送納稅申報表、財務會計報表以及稅務機關要求的其它納稅資料。行為人往往通過對生產規模、盈虧情況、收入狀況等內容作虛假申報,來達到偷稅目的。行為人有時虛報一項,有時虛報數項。
綜合上面所說的,偷稅和漏稅是屬于國家嚴格禁止的行為,而且這種行為也是以不同的方式來進行表現,只要在其范圍之內必定就會承擔法律的后果,對于此行為不僅要承擔罰款,同樣還要被判有期徒刑,這是屬于相應嚴重的。
偷稅漏稅企業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舉報偷稅漏稅的后果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到期后還有效嗎
2021-01-03門面租房合同范本模板是怎樣的
2020-11-10監督部門可以責令暫停疫苗生產的情形
2021-01-24事實婚姻另一方能否分配遺產
2020-12-23配偶有家庭暴力怎么解決
2020-12-05關于勞務糾紛中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定
2021-02-21北京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0-12-03企業辭退員工需謹慎 違法辭退需賠償- 溫明律師
2020-12-27公司解散孕婦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1-06勞動爭議案件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到法院起訴?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2-18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產品責任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19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不給臨時工買保險合法嗎
2021-03-19買保險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28保險報案沒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15保險公司賠付不及時,需要賠償其損失嗎
2021-01-22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責任
2021-01-30福建臺風來襲汽車被水淹了保險賠嗎
2020-12-10保險法解釋二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