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偷稅數額較大標準是多少?
偷稅數額較大標準是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并且偷稅數額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的百分之十以上的。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有關規定,納稅人進行偷稅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并且偷稅數額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的百分之十以上的;
2、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因偷稅受過行政處罰二次以上,又偷稅的。
二、逃稅罪的判刑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零一條【逃稅罪】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數額巨大并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三、避稅和逃稅有明顯區別是什么?
1、適用的法律不同。避稅適用涉外經濟活動有關的法律、法規;后者僅適用國內的稅法規范。
2、適用的對象不同,前者針對外商投資、獨資、合作等企業、個人;后者僅為國內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3、各自行為方式不同。前者是納稅義務人利用稅法上的漏洞、不完善,通過對經營及財務活動的人為安排,以達到規避或減輕納稅的目的的行為;后者則是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納稅人,納稅到期前,有轉移、隱匿其應納稅的商品、貨物、其他財產及收入的行為,達到逃避納稅的義務。一般情況下不構成犯罪,嚴重的構成偷稅罪,手段情節突出的可構成抗稅罪。
在認定偷稅數額標準的時候,是要和當事人的應納稅額相對比的,我國制定的稅收制度就是收入越高,向國家交的稅也就越多,對于高收入群體來講,也可以通過做慈善、成立個人工作室等這些方法合理避稅,但不能故意偷稅。
偷稅罪單位犯罪嫌疑人是屬于單位犯罪嗎?
偷稅罪還是逃稅罪是怎么區分的
偷稅漏稅企業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路橋征收房屋公示時效是多久
2020-12-08租房合同到期后有優先居住權嗎
2021-02-09被行政拘留十五天可以探視嗎
2020-11-09什么是侵占罪,與盜竊罪有何不同
2021-02-07父母以贍養為前提的贈與可否撤銷
2020-12-30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3-20買房購房合同霸王條款有哪些情況可以維權
2020-11-20關于雙重勞動關系的爭議
2021-02-01怎樣投保人壽險,要注意的事項又有哪些
2020-12-18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有哪些
2020-12-23如何確定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
2020-11-07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2020-11-30事故之后如何理賠
2021-03-19變額保險 VariableLife
2021-02-07國人投保六大誤區
2021-02-20農村拆遷補償,宅基地和房屋是分開補償嗎
2021-02-06如何有效避免企業拆遷矛盾
2021-01-16拆遷補償標準應當立即廢除嗎
2021-03-22宅基地和房屋要拆遷該如何補償
2021-02-20計稅價格包括付給拆遷公司的管理費嗎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