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借款指企業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各種借款,包括企業從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借入的款項。
1、虛計費用,調節利潤
根據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短期借款利息采用預提的方式,每月計入財務費用。有的企業為了調節當年損益,就采用虛提銀行借款利息,通過期間費用賬戶轉入當年損益。如:某企業12月份借入一筆為期八個月的銀行借款,利息總額為8萬元,規定在借款到期時連同本金一同歸還。按照規定,利息應采用預提的方法,每月計入財務費用賬戶1萬元,但該企業為了在年末光交所得稅,就采用在當年多預提短期借款利息的舞弊手段,于年末將8萬元利息全部計入當年損益,使當年利潤少實現7萬元,漏交所得稅2.31萬元。
2、將短期借款(特別是展期的短期借款)記錄,反映為長期借款,導致短期借款信息失真。
3、通過連續展期將應由長期借款解決的資金變通為短期借款,如通過連續展期形式將獲取的流動資金借款用于購建固定資產,付短期借款信息失真。
二、應付賬款中常見的作假手法
1、應付賬款長期掛賬
主要表現在企業的若干"應付賬款"明細款項長期未付而掛賬,有的屬于合同糾紛或無力償還,有的屬于銷貨單位消亡而無從支付的情況,這樣易導致虛列債務。例如審計人員在對某出版社進行審計時,發現其應付賬明細賬中有數十家單位掛賬已逾五年之久,經審計函證,這些單位大都已撤消或注銷,或者合并改組,該單位早應將這些無法償付的應付賬款轉為營業外收入,但其卻一直列為負債,結果必是虛列債務。
2、虛列應付賬款,調節成本費用
有些企業為了調控利潤的實現數額,就采用虛列應付賬款的方式,虛增制造費用,相應減少利潤數額。例如,某企業為了少繳企業所得稅,在12月份,以車間修理為名,虛擬一提供勞務的單位,將自己編制的虛假勞務費用8萬元,作為應付賬款進行賬務處理,即"借:制造費用--修理費,貸:應付賬款--××"從而使12月份的產品成本虛增。假使該月產品全部銷售,就會虛增銷售利潤8萬元,結果會使本期利潤虛減8萬元,相應在地偷漏企業所得稅8×33%=2.64萬元。
3、利用應付賬款,隱匿收入
有些企業為了隱藏一些非法收入或不正常收入,以達到偷逃稅款的目的,就會在收到現金(或銀行存款)時,同時掛"應付賬款"。例如,審計人員在對某企業審查過程中,發現一張憑證為:"借:原材料,貸:應付賬款",后附一份進貨清單,一張進賬單,經盤問出納人員,才知為企業一筆非法收入。為了隱瞞這筆收入,該企業領導人授意財務人員掛在往來賬上。
4、故意增大應付賬款
如某企業采購人員在采購某物時,會要求對方開票員多列采購金額,套取企業現金。例如某日化工廠采購員張×在采購原料時,要求對方開具5萬元的發票金額,而實際合同價為4.2萬元,采購員伙同對方開票員將8千元現金套出私分,使企業財產受到損失。
5、利用應付賬款,貪污現金折扣
指有些企業在支付貨款符合現金折扣的條件下,按總額支付,然后從對方套取現金私分或留存"小金庫"。按規定,對付款期內付款享有現金折扣的應付賬款,先按總價借記"材料采購",貸記"應付賬款",在付款期內付款時,對享有的現金折扣應予以扣除,而以折扣后的金額付款。但有些企業付款時,對享有的現金折扣不予扣除,通過以下方式套取現金折扣,即:"借:應付賬款--××單位(總價),貸:銀行存款",之后再從銷貨單位拿取折扣部分。
6、故意推遲付款,合伙私分罰款
有些企業財務人員伙同對方財務人員,故意推遲付款,致使企業支付罰款,待支付罰款時,雙方私分此罰款,使企業財產受到損失而肥了個人的腰包。
7、隱瞞退貨
企業向供貨單位購買貨物后,取得了藍字發票,但又因故把貨物退回,取得了紅字發貨票,而作弊人員用藍字發票計入應付賬款,而將紅字發票隱瞞,然后尋機轉出,貪污"應付賬款"。如審計人員在對某家俱廠審計過程中發現,該家俱廠一筆應付賬款十分可疑,經函證,發現此購貨對方早已退貨,而應付賬款卻被幾位財務人員合謀套出私分了。
8、不合理擠入,假公濟私
有些企業對于一些非法開支,或已超標準或規定的費用,人為擠入"應付賬款"進行緩沖,如審計人員在對某一熱水器生產企業審計中發現,該企業曾購入三輛"新大洲"摩托車,企業財務人員的賬務處理為:"借:固定資產,貸:應付賬款",但審計人員在盤點企業固定資產時,卻沒有發現這三輛摩托車。后經知情人透露,才知三位企業領導人利用公款買摩托車送給考入大學的子女作為獎勵。
9、用商品抵頂應付賬款,隱瞞收入
企業用商品抵頂債務,不通過商品銷售核算,隱瞞商品銷售收入,偷漏增值稅。企業如用商品抵頂債務時,通常作:"借:應付賬款,貸:庫存商品"的會計分錄,故意不作銷售,不記增值稅(銷項稅)。
如某化纖廠以其產品抵頂應付賬款35100元,該廠作如下賬務處理:"借:應付賬款--××35100,貸:庫存商品--××35100",結果隱瞞銷售收入30000元,銷項增值稅5100元,虛減利潤。
三、預收賬款中常見的作假手法
1、利用預收賬款,虛增商品銷售收入
有些企業利用預收賬款來調節商品銷售收入,將尚未實現的銷售收入提前作收入處理,虛增商品銷售收入,調節利潤;這些企業為平衡利潤,在未發出商品時就虛作商品銷售收入,虛增當期利潤,在下一個會計期間再沖回原賬務處理。如某企業商品銷售采用預收賬款形式,收到貨款作:"借:銀行存款,貸:預收賬款"的會計分錄,待發出商品時確認收入,將預收賬款轉入產品銷售收入,作:"借:預收賬款,貸:產品銷售收入,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的賬務處理。該企業在1999年12月預計不能完成目標利潤,遂于年底將幾筆預收賬款轉為銷售收入,以達到增加利潤的目的。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發現,該企業這幾筆銷售收入并沒有同時結轉產品銷售成本,純屬人為調節損益。
2、利用預收賬款,偷逃收入、稅金
有些企業將預收賬款長期掛賬,不作銷售處理。如某印刷廠,收到客戶交來貨款時,作"借:銀行存款,貸:預收賬款",待客戶取走印刷品時,該廠繼續將預收賬款掛賬,不轉作收入,也不結轉成本,以達到偷逃收入和稅金的目的。
四、預提費用中常見的作假手法
1、虛列預提費用
有些企業為了達到減少本期利潤,少交所得稅的目的,采用虛列預提費用的方式來人為地調節利潤。如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發現,某企業大修理實行預提費用制度,按常規,費用早應提足,但該企業卻在預提費用中一直列支此項,后經查詢,才得知該企業為了繼續享受國家的一些稅收優惠政策,而要作成"真盈假虧"的假象。
2、預提費用長期掛賬
有些企業對已預提完畢的預提費用支付時不轉銷,支付時又重新計入成本費用賬戶,以達到增加當期費用之目的。
如某汽車制造廠,預提大修理費用時,作:"借:制造費用,貸:預提費用"的賬務處理,待實際發生時,又作:"借:制造費用,貸:銀行存款"的賬務處理,并未沖銷已提足的預提費用金額,這樣的結果使企業虛增了制造費用,虛增了生產成本。
3、不預提應預提的費用
有些企業因本期的費用支出較大,為了不影響期末預計利潤,則采用"壓縮"費用的方法,對按規定應進行預提的費用不預提,以降低過高的成本費用,虛增或虛保當期利潤。
五、應付工資中常見的作假手法
1、利用工資費用,調節產品成本
企業為了調節產品成本和當年利潤,人為地多列或少列應計入產品成本的工資費用,從而達到調節利潤的目的。
例如,審計人員在審查某企業應付工資時,發現本年度工資費用比上年度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經進一步審查得知,在建工程工資支出60萬元計入生產成本。由此而增大了產品成本,隨著產品的銷售,必然會導致當年的利潤減少。
2、冒領貪污
有些企業的會計人員利用會計部門內部管理不健全,虛列職工姓名,或者使原始憑證與記賬憑證不一致,進行貪污。
如審計人員在對一空調生產企業審計時發現,工資表中很多人的簽章似乎出自一人之手,經盤問出納人員得知,其利用本單位內部管理混亂,虛列了職工名單,偽造簽名后領出現金據為已有。
3、支付利息,計入"應付工資"科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原店主可以不注銷執照轉讓店嗎
2020-11-19公司跨區變更地址費用
2020-12-26使用假的畢業證如何處罰
2021-01-04訴訟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1-01財產保全涉及夫妻雙方嗎
2020-12-19仲裁協議的獨立性具體是怎么樣的
2021-03-04如何鑒定交通事故車損
2021-01-04交通事故死亡賠償相關法規
2021-01-26異地發生交通事故如何索賠,異地交通事故索賠注意什么
2020-12-04吃霸王餐怎么處罰
2020-12-02免責條款怎么履行告知義務
2021-03-26小區違章建筑如何處理
2020-11-22房地產開發流程及五證是什么
2020-12-29住房公積金賬戶能否執行
2021-01-18公司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
2020-11-28如何計算經濟補償
2021-03-20對工傷認定不服可申請仲裁嗎
2021-02-11壽險中的事故是保險責任嗎,壽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0以房養老政策如何且行且完善
2020-11-2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賠償案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