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力派遣合同如何理解
眾所周知,我國勞動法對勞動力派遣合同未作規定,隨著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公司化改造步伐的加快,對外開放的擴大,社會分工的細分,用工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無論是內資企業還是外資企業,無論國有企業還是私有企業都有一個外出勞務的活動,比較典型的是保安公司、物業公司。
勞動力派遣關系不同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的勞動關系,也不同于一般的民商合同,它是因勞動力派遣而在派遣單位、接單位與受派遣勞動者之間形成的特殊勞動關系。它的勞動法律特征:一是勞動力的雇傭和使用分離,勞動者與接受單位不存在合同關系,雖然勞動力派遣合同內容涉及勞動者的權利義務,但勞動者不是勞動力派遣合同的主體。二是勞動力派遣涉及派遣單位,接受單位和勞動者三方之間的關系,不適用民商領域中的合同相對性原則。三是勞動力派遣合同約定不明確或者違反法律規定,履行合同過程中有可能因接受單位的過錯使勞動者的利益受到損害,需要法律特別的保護。在審判實踐中,不按時向派遣單位支付勞務費,導致派遣單位不能按時向勞動者發放工資和福利,接受單位直接指揮勞動者加班的,勞動者在勞動中遭受人身傷害等糾紛案件近幾年呈上升、多發的趨勢,如何妥善的化解勞務糾紛,促進和諧的勞務已成為審判機關十分觀注的新課題。
由于勞動者與接受單位不存在勞動關系,所以《解釋二》第10條規定:“勞動者因履行勞動力派遣合同產生勞動爭議而起訴,以派遣單位為被告。爭議內容涉及接受單位的,以派遣單位和接受單位為共同被告。”那么,為什么把派遣單位和接受單位列為共同被告呢?有以下幾點理由:
一、是在派遣勞動過程中,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等與勞動過程有直接相關的義務由接受單位履行,其他義務由勞動力派遣單位履行。雖然派遣單位與接受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力派遣合同的約定,履行對被派遣的勞動者的義務,但經常出現勞動力派遣合同的約定不明,一旦發生損害勞動者權益問題,雙方相推諉的情況。
二、是勞動者權益可能在被派遣的工作崗位上受到損害,出現由派遣單位和接受單位承擔連帶責任的情況。連帶責任應有共同被告來承擔。也可以授權的第三方主張權利,最終由勞動者意思自治決定。
三、是把對勞動者負有共同責任的派遣單位和接受單位列為共同被告,便于勞動者行使訴權,也便于法院及時查明案情,盡快了解糾紛,減輕勞動者的訴累,方便當事人的訴訟,節約審判資源。
勞動者因工傷事故賠償或人身損賠償提出訴求時,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受理。
當勞動者因工傷事故賠償提出訴求時,按國務院頒的《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和最高人民法院法釋[2001]14《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勞動力派遣合同糾紛案不屬于勞動仲裁前置程序的受案范圍,所以人民法院按最高人民法院法釋[2006]6號《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的規定,直接受理,并依據《工傷處理條例》的相關規定確定賠償范圍和標準。
當勞動者因人身損害賠償提出訴求時,按最高人民法院法釋[2003]20號《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的規定直接受理,并按第十七條至第三十五條的規定,根據勞動者請求事項,確定賠償范圍和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成為獨立董事需滿足哪些條件
2021-02-06強制傳喚是否折抵行政拘留
2020-11-19非法同居與重婚的區別
2020-11-17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3-02闖紅燈身亡事故如何定責
2021-03-19精神病人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1-22女方爭取撫養權的有利條件需要哪些
2021-01-17住改非后,拆遷是按住房補,還是按商鋪補
2021-01-16從業人員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多久申請
2020-12-29有建筑資質承接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2-23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保證保險合同糾紛能否先訴保險人
2021-01-30保險公司應當賠償交通事故中自費藥品費用
2021-02-05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船舶沉沒保險人拒付是否合法
2020-12-16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交通肇事后逃逸惹糾紛保險公司是否可因逃逸拒賠
2020-11-16怎樣提前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保險合同無效有什么原因和后果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