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外國仲裁裁決執行重要問題有哪些?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9 · 657人看過

近幾年來,外國仲裁裁決在我國申請承認執行的現象越來越多,盡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人對這方面知識根本不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我國公民還可以在國外申請仲裁,這是我國法律知識的欠缺,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講解一下國外申請仲裁的相關知識,以及外國仲裁裁決執行重要問題有哪些,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對外國仲裁裁決的承認和執行重在對一些關鍵程序性事項的審查,而不是對當事人實體權利義務的審查。承認本身是一個防御性程序,用于阻止仲裁敗訴方在新程序中提出問題的任何企圖。因此,在處理此類案件過程中要解決的大部分問題是訴訟程序上的事項,如申請期限、管轄、送達、立案、財產保全,等等。

(一)申請承認和執行的期限

1、申請承認和執行的期限及起算點

關于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期限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執行我國加入的的通知》第五條中規定,申請應當在民事訴訟法(試行)第一百六十九條[1]規定的申請執行期限內提出。即:“申請執行的期限,雙方或者一方當事人是個人的為一年;雙方是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的為六個月。”此后,民事訴訟法進行了兩次修訂,在申請執行期限上,不再區分個人或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統一將期限規定為二年。因此,根據現行的《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2]的規定,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應當在兩年內提出。

關于這兩年期限的起始點如何計算,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麥考·奈浦敦有限公司申請承認和執行仲裁裁決一案請示的復函》(2001年4月23日 法民二[2001] 32號)中曾做出過解釋,“根據《關于執行我國加入的的通知》第五條的規定,申請承認及執行的期限為6個月,該期限應從法律文書規定的履行期限的最后1日起計算……因裁決書沒有關于履行期限的內容,但應給當事人一個合理的履行期限,故從仲裁裁決送達當事人第二日起計算較為合理,而不應從仲裁裁決做出之日起計算申請承認及執行的期限。”上述司法解釋和判例相結合對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期限如何起算做出了較為清晰的規定,即如果仲裁裁決中已經規定了履行期間的,從該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算;沒有規定履行期間的,從仲裁裁決送達當事人第二日起算。

2、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期限的性質

在辦理案件的過程中,基于委托人的整體訴訟策略考慮,我們需要處理與申請期限有關的兩個問題:第一,如果申請人A公司在申請過程中撤回申請,A公司是否還可以在北京一中院或者中國的其他法院再次申請承認和執行該仲裁裁決?第二, 如果申請人A公司在申請階段僅申請中國法院承認該仲裁裁決,那么日后A公司向法院申請執行已經被承認的仲裁裁決的期限為多長,起算點是那一日?這兩個問題背后的法理實際上是辨析最高人民法院規定的申請人向法院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期限是訴訟時效還是除斥期間。

《民事訴訟法》第239條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而除斥期間,是法定的權利固定存續期間,權利人在該期間不行使權利,該期間經過后即發生權利消滅的法律效果。除斥期間為固定的不變期間,不存在中止、中斷和延長的問題。上文已經論及,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執行我國加入的的通知》中已經將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期限規定為按照《民事訴訟法》申請強制執行的二年期限。因此,最高人民法院規定的申請人向法院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期限在性質上為訴訟時效,申請人在一定的期間內不向人民法院申請承認外國仲裁裁決,其實體上的請求權并不會消滅。如果申請人中途撤回申請能夠起到中斷時效的效果,申請人有權再次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申請的期限應從法院裁定準許申請人撤回申請之日起重新計算兩年的期間。

此外,如果申請人僅申請承認仲裁裁決,那么申請執行仲裁裁決的期限以及該期限的起算點又應當如何計算?雖然根據現行司法解釋的規定以及法院的實踐操作,申請承認仲裁裁決和申請對仲裁裁決的執行可以分為獨立的兩步進行,但是有關仲裁裁決得到法院的承認后提出執行該裁決的時效卻沒有法律法規的明確規定。這就不免產生了爭議,申請執行該仲裁裁決的期限是否不再受兩年期限的限制或申請人在法院承認仲裁裁決后兩年內申請執行裁決即可。對此,我們傾向于認為: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應視為一個整體的訴訟程序,即使在司法實踐中有的法院將申請承認和申請執行分開處理,但不能以此認為承認和執行是兩個獨立的程序,因此,申請執行仲裁裁決不應再單設期限,即外國仲裁裁決得到承認后申請人應立即申請執行,否則自其有權申請承認和執行仲裁裁決之日起滿兩年后喪失申請執行的權利。

(二)申請承認和執行的管轄法院

根據《民事訴訟法》 第283條[3],申請人民法院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申請人應當向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其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本案的特別之處在于,B公司登記在北京的地址能否被視為《民事訴訟法》第283條中規定的“住所地”以及人民法院是否對于在中國大陸地區沒有住所、財產的C公司一并擁有管轄權。

1、據以確定管轄的住所地

本案中,被申請人B公司是依照荷蘭法律注冊成立于荷蘭的公司,按照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2年10月1日實施的《外國(地區)企業在中國境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登記管理辦法》的規定在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進行了登記注冊,其在中國登記的住所為北京市海淀區某賓館。被申請人C公司為依照開曼群島法律注冊成立于開曼群島的公司。根據其年報和網站上披露的信息,C公司的主要營業地為其設在香港的辦公室。

對于B公司而言,我們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我國加入的的通知》第3條[4],即被執行人為法人的,申請人可以向被申請人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將B公司在國家工商總局登記的其在北京的地址視為其主要辦事機構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稱“北京一中院”)申請立案。北京一中院立案庭認為該地址可以作為其確立管轄權的有效地址,案件得以順利被受理。但是,本案移交至審判庭后,承辦法官和我們對于該登記地址的性質以及該地址能否視為B公司在中國境內有效的送達地址進行了深入的調研和探討。此部分的探討詳見本文的第(四)部分。

對于C公司而言,其在中國大陸地區尚未設立任何辦公室或代表機構,僅在香港設立辦公室作為其主要營業地。實踐中,港澳臺地區的法律,即區際法律,對于中國內地法院來說都屬于域外法,都是獨立于內地法域而存在的。因此,C公司在香港的主要營業地并不能被視為其在中國大陸有住所地。

2、據以確定管轄的財產所在地

本案中,B公司在北京市海淀區有財產,故如果以B公司財產所在地為連接點確定管轄,北京一中院毫無疑問有權受理案件。然而,在辦理案件過程中,我們未發現C公司在大陸地區的財產線索。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即C公司在北京一中院轄區內沒有財產,也沒有住所,那么北京一中院對其是否有管轄權?A公司在申請承認和執行仲裁裁決時是否只能將B公司列為被申請人?

案件初始階段,承辦法官的觀點是,北京一中院僅對B公司有管轄權,而由于C公司的財產和住所均不在北京,故北京一中院對C公司并無管轄權。對此,我們持不同的觀點。我們主張,《紐約公約》的第一條(1)規定,由于自然人或法人間的爭執而引起的仲裁裁決,在一個國家的領土內作成,而在另一個國家請求承認和執行時,適用本公約。從此款可以得出,《紐約公約》的效力對象為“外國仲裁裁決”,所以我國法院審查的對象也為外國仲裁裁決,而不是裁決中針對某一個被申請人的部分。依據公約,締約國承認某一裁決的效力是要承認整個仲裁裁決的效力,承認亦或不承認,不存在對某個被申請人承認、對另一個被申請人不承認的情形。否則,一個仲裁裁決對不同的當事人產生不同的法律效果,會損害仲裁的公平性。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管轄法院,是對國內管轄權的分配,而不是我國承擔公約義務的條件。我國有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公約義務,這一義務不應被國內的司法管轄分配規則所減損。因此,只要人民法院對被申請人之一有管轄權,則對整個仲裁裁決的承認和執行即擁有全案管轄權。最終,我們的觀點被法院所接受。

(三)立案及申請費的交納

在國際商事仲裁中,一個案件可能涉及到若干個國家和司法轄區,而被申請人亦可能在不同的國家均有財產。申請人會考慮被申請人財產的分布,并評估在每一個司法轄區執行被申請人財產成本的高低,進而對承認和執行仲裁裁決進行全球性的戰略部署。本案中,申請人A公司希望在中國首先向法院申請承認仲裁裁決,之后再根據其他司法轄區對同一份仲裁裁決的承認和執行情況向法院申請執行仲裁裁決。

1、申請承認和執行仲裁裁決的立案

實踐中,有的法院認為申請人應該先申請承認外國仲裁裁決,得到承認后再申請執行該裁決;有的法院認為應該同時申請承認和執行,理由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與本案相關的案由僅為“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而沒有“申請承認外國仲裁裁決”的案由。

承認和執行兩個術語的使用好似是連在一起使用的。例如,《紐約公約》本身就用的是外國仲裁裁決的“承認和執行”。但是,這兩個術語法律含義完全不同。1927年日內瓦公約更為精準,用的是“承認或執行”。一項裁決可得到承認,而不用執行。當然,如果希望裁決獲得執行,則該裁決必然應當先為將來執行該裁決的法院所承認。無論是根據《紐約公約》還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申請人分步驟申請承認外國仲裁裁決進而申請執行該裁決均是有法律依據的。

依據《紐約公約》,對于仲裁裁決的承認與執行實際上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為承認外國仲裁裁決,仲裁裁決被中國法院承認之后,該裁決在中國領域內就具有法律效力,這里的法律效力即強制執行力,承認這一步使外國仲裁裁決與我國司法機關做出的司法文書具有相同的強制執行力;第二步即執行該具有法律效力的裁決,在執行中,應當適用與執行國內裁決相同的程序[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印發《第二次全國涉外商事海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的通知(法發[2005]26號)第82條規定,對具有執行內容的外國仲裁裁決,當事人僅申請承認而未同時申請執行的,人民法院僅對應否承認進行審查。承認后當事人申請執行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并對是否執行進行審查。另外,從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收費及審查期限問題的規定》(下稱“《規定》”)第1條[6]和第2條[7]的規定來看,人民法院實際上是允許當事人將申請承認外國仲裁裁決和申請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分開的進行的,否則沒有必要在司法解釋中規定兩種情形下不同的申請費交納方式。

根據法院實踐中的做法和我們的辦案經驗,在北京至少兩個中級人民法院[8]的審判庭要求申請人將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程序分開進行,即申請人首先向法院申請承認外國仲裁裁決,法院審理做出承認裁定后,申請人進而可以持承認仲裁裁決的裁定向法院提出執行申請。

2、申請費的交納

申請人在決定是僅向人民法院申請承認外國仲裁裁決還是一并向人民法院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時,必然會考慮申請成本問題,即向法院交納申請費用的數額。

《規定》第1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當事人申請承認外國仲裁裁決的,預收人民幣500元。第2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當事人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應按照《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有關規定,依申請執行的金額或標的價額預收執行費。如人民法院最終決定僅承認而不予執行外國仲裁裁決時,在扣除本規定第一條所列費用后,其余退還申請人。但在實踐中,也有觀點認為《規定》中涉及的《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已經被《訴訟費用交納辦法》所取代,而《訴訟費用交納辦法》中也只有對“申請法院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申請費的規定,所以即使申請人僅向人民法院申請承認外國仲裁裁決也需要按照執行標的額預交執行申請費。

我們的觀點是,雖然《規定》中提及的《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已經被《訴訟費用交納辦法》所取代,但這并不影響《規定》的繼續有效。根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的規定,當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判決、裁定和國外仲裁機構裁決,應當交納申請費,并對交納標準做出了規定[9]。其中特別規定,沒有執行金額或者價額的,每件交納50元至500元;有執行金額的按照執行金額計算。 這一點與《規定》第1條的標準是一致。另外,《訴訟費用交納辦法》規定申請法院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申請費由申請人預交。此點規定與《規定》第2條的標準是一致的。在辦理本案過程中,北京一中院的承辦法官對于如何適用上述交費規定的理解與我們的理解一致,即如果申請人僅向人民法院申請承認外國仲裁裁決,則僅需向法院交納申請費400元。

(四)送達

送達的直接功能就是通知,在法理上,送達制度就是實現當事人根據正當程序原則享有的重要權利——合理告知的程序保障。本案中,由于B公司和C公司的特殊性,法院對兩公司的司法送達程序遇到了諸多操作性的問題。

1、向B公司的送達

本案中,被申請人之一的B公司屬于一類特殊的外國法人。B公司依據荷蘭法律設立,在中國境內從事自然資源的勘探和開發。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2年10月1日實施的《外國(地區)企業在中國境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登記管理辦法》(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10號公布) (下稱“《管理辦法》”)在中國登記注冊。在辦理此案件過程中,對于B公司在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登記的地址的性質以及能否向該地址進行送達,并適用留置送達產生了頗多爭議。

我們當時向法院陳述的觀點是,法院可以將B公司視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0條項下的“其他組織”,并且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般送達方式送達。即使法院認為B公司不屬于中國法項下的“其他組織”,法院也有理由認定B公司作為外國法人在中國有住所,從而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般送達方式送達。而B公司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登記的地址應被視為有效的送達地址,并且適用留置送達。即使法院認為B公司既不屬于“其他組織”,也不屬于在中國領域內有住所的當事人,而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67條規定的送達方式向其送達法律文書時,也應比照適用對外國企業在華常駐代表機構的送達方式送達。

雖然承辦法官亦認為我們的觀點有道理,但是由于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所以法官最終還是認定B公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在此種判斷基礎上,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67條[10]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涉外民事或商事案件司法文書送達問題若干規定》第3條[11]、5條[12]的規定,本案中可以向B公司送達的途徑包括:依照《關于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公約》(即《海牙送達公約》)規定的方式送達;通過外交途徑送達;向B公司的訴訟代理人送達;如果B公司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向B公司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送達;如果B公司所在地荷蘭法律允許郵寄送達的,可以郵寄送達;采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B公司收悉的方式送達;不能用上述方式送達的,公告送達,自公告之日起滿三個月,即視為送達。

以下將我們向法院陳述的觀點以及后來法院決定和實際操作的送達程序與大家分享一下。

(1)法院可以將B公司視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0條項下的“其他組織”,并且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般送達方式送達。即使法院認為B公司不屬于中國法項下的“其他組織”,法院也有理由認定B公司作為外國法人在中國有住所,從而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般送達方式送達。

按照我國《公司法》的規定,外國公司是指依照外國法律在中國境外設立的公司。外國企業在中國開展投資貿易活動的主要形式一般包括四種:一是設立外商投資企業;二是設立分支機構,如分公司;三是設立常駐代表機構,如代表處;四是直接在中國境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管理辦法》第2條規定,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經國務院及國務院授權的主管機關批準,在中國境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外國企業,應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或其授權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請登記注冊。其中,“在中國境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外國企業”包括從事“陸上、海洋的石油及其他礦產資源勘探開發”的企業。根據《管理辦法》第6條的規定,外國企業應當登記注冊企業名稱、地址、負責人等。其中,“企業地址”是指“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場所。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的住址與經營場所不在一處的,需同時申報。”B公司作為一家荷蘭籍的公司在中國境內從事天然氣資源勘探、開發,經當時的對外經濟貿易部批準,與某大型國有企業合作開發位于山西安徽等地的天然氣,并依法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請登記注冊,并獲得《營業執照》。因此,從性質上判斷,B公司在中國的法律地位屬于按照《管理辦法》登記注冊的在中國直接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外國公司。

我們認為,法院可以將B公司視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0條項下的“其他組織”,并且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般送達方式送達。理由如下: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意見》(下稱“《若干問題意見》”)第40條的規定,“其他組織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和財產,但又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雖然B公司是依據荷蘭法設立的荷蘭籍法人,但其在中國的存在形式及生產經營實質上已經符合一個組織的法律形態。其合法成立并進行登記,領取中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中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其日常經營活動進行管理;其在中國有大量的財產(如銀行賬戶、機器設備等)和財產性權益(如自然資源勘探開采權益);其在中國設立辦公場所,且該辦公場所設經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其在中國從事生產經營已經具備充分的組織形態,因為其已經設立基本的組織機構,包括主要負責人、管理部門、財務部門、生產和銷售部門。綜合以上事實情況,B公司在中國境內有人員、場所、資金、業務等,實際上相當于一個實體組織。

另外,國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在中國境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外國(地區)企業的管理比照中國企業法人管理[13],這實際上是將其視為一個存續于中國的組織。 所以,我們主張法院應當適用《民事訴訟法》第85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下稱“《民訴意見》”)第81條[14]規定,向B公司送達。如果其拒絕接受法律文書,法院有權根據《民訴意見》第82條[15]向其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的地址進行留置送達。

即使法院認為B公司不屬于中國法項下的“其他組織”,法院也有理由認定B公司作為外國法人在中國有住所,從而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般送達方式送達。《民事訴訟法》第267條規定了八種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當事人送達法律文書的方式。換言之,“如果當事人在我國領域內有住所,即使是外國當事人,也仍應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般送達方式送達”[16]。 “住所者吾人法律關系之中心地域也。”[17]從世界范圍內看,各國對法人住所的理解并不是一致的,主要有如下主張:1、主事務所所在地說,或稱管理中心所在地說;2、營業中心所在地說;3、章程指定住所說;4、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說。第4種主張認為,法人的住所為法人的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這是兼采管理中心所在地說和營業中心所在地說的一種主張,因為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既可能是管理中心所在地,也可能是營業中心所在地。我國立法采此說。《民訴意見》第4條規定,法人的住所地是指法人的主要營業地或者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

B公司主要的生產和經營活動均位于中國,也就是說其主要營業地位于中國。B公司在中國從事大量、頻繁的生產經營活動,其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即住所位于北京。自2003年在中國登記注冊以來,B公司與某大型國有企業司簽訂多份合作開采天然氣的產品分成協議,并在若干省份進行實際勘探和開采。B公司在北京、河南、山西等地設立辦公場所,其中北京的辦公室是負責其處理中國境內事務的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所以應認定B公司在中國有住所,而該住所就是在國家工商局登記注冊的地址,法院應當適用《民事訴訟法》和《民訴意見》的規定向B公司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的地址送達。如果其拒絕接受法律文書,法院有權進行留置送達。

依據《管理辦法》,對外國企業進行登記并頒發營業執照的目的之一就是加強對在中國境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外國企業的管理,保護其合法權益。在登記的時候,需要外國企業登記一個企業地址,目的也是為了方便國家管理機構、司法機關在進行管理時,能夠方便、快捷地聯系到外國企業。而外國企業在中國進行經營時,也是通過該地址進行經營活動。所以,在送達司法文書時,將工商登記的地址作為送達地址,可以滿足送達的要求。

綜上所述,以上就是外國仲裁裁決執行重要問題有哪些和在國外申請仲裁的相關問題,我國公民在滿足了上述條件之后是可以在國外申請仲裁的,小編要再在此提醒大家,在申請承認國外仲裁裁決時一定要在申請之前了解相關知識,看看是否有時間或者其他方面的限制。



勞動者不服勞動仲裁起訴狀怎么寫

公司不服勞動仲裁起訴狀怎么寫

哪些情況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尹韋韋

尹韋韋

執業證號:

13401201911106043

安徽深藍律師事務所

簡介:

尹韋韋律師,現執業于全國優秀、安徽先進-----安徽深藍律師事務所,合肥律師協會會員,從事律師工作數年。工作以來,主要辦理合同糾紛(勞務合同、買賣合同、融資租賃合同、建設工程合同、借款合同)、刑事辯護、婚姻家事類案件,擁有豐富的訴訟和庭審經驗。參與辦理的部分典型案件如下:1、黃某、鐘某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210409元工程款);2、肖某離婚糾紛(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未承擔夫妻共同債務);3、李某勞務合同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勞務報酬27601元);4、王某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各項賠償合計101174元);5、六安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貨款18592元);6、潘某民間借貸糾紛(為委托人爭取到借款人民幣36000元)…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尹韋韋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门峡市| 临海市| 长泰县| 屯留县| 陆川县| 南郑县| 阜新| 沾化县| 文水县| 厦门市| 汤阴县| 石嘴山市| 江城| 修水县| 夏津县| 莱阳市| 蓬溪县| 沙田区| 乌兰浩特市| 伊春市| 宁城县| 日土县| 大英县| 建宁县| 板桥市| 昆明市| 西华县| 嵊州市| 化隆| 酒泉市| 新兴县| 南昌县| 天津市| 威信县| 隆回县| 兰西县| 抚松县| 杭锦后旗| 永州市| 固安县| 江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