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是我國法律規定提供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一種救濟途徑,仲裁不僅可以受理本國的爭議糾紛還可以受理涉外的事務,也就是涉外仲裁。小編相信大家都知道進行仲裁之前要成立仲裁委員會,但是也有很多人卻不知道涉外仲裁委員會的仲裁員可以是什么人。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一、涉外仲裁委員會的仲裁員可以是什么人?
仲裁員是根據當事人的仲裁協議,在法律和仲裁規則許可的范圍內,以其專業知識和判斷力為當事人審理案件,其裁決對當事人有約束力并可強制執行的人。
仲裁員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充任裁決者角色。他有權要求當事人提交必要的證據材料,有權主動調查,有權按照自己認為適當的方式審理案件,并根據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權受到當事人的尊重,有權獲得報酬和補償,有權拒絕向任何組織和個人透露案情,或者對其具體證明方法作出解釋。
仲裁員的權力,同于仲裁權,當事人一經約定,不得撤回,仲裁員一經指定,除非存在正當理由請求回避,當事人亦不得撤回。
仲裁員權力來源于當事人的授權,它是當事人處分權的法律認可形式,是民事法律關系當事人對其實體權利和程序權利的自由處分權的合法延伸。當事人與仲裁員之間存在一種職業的信托關系,仲裁員在違反這種關系的前提下,特別是出現回避理由時,經合法程序即失去其仲裁權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中國籍仲裁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從事仲裁工作滿八年;
(2)從事律師工作滿八年;
(3)曾任審判員滿八年;
(4)從事法律研究、教學工作并具有高級職稱;
(5)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從事經濟貿易等專業工作,并具有高級職稱或具備同等專業水平。
二、我國涉外仲裁機構
目前,我國除了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和海事仲裁委員會受理涉外仲裁案件,按照有關規定,依據《仲裁法》設立或重新組建的仲裁機構也有權受理涉外仲裁案件。
通過閱讀以上關于涉外仲裁委員會仲裁員的相關內容,大家不僅了解到涉外仲裁委員會的仲裁員可以是什么人,也知道了成為仲裁員所需要必須具備的條件。小編提示,大家如果對涉外仲裁委員會還有其他的問題,歡迎隨時咨詢。
公司不服勞動仲裁起訴狀怎么寫
仲裁協議效力認定的主體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四級醫療事故有無精神撫慰金?
2021-01-30監事屬于董事會成員嗎
2021-01-05輕微交通事故處理的步驟是什么
2021-01-14夫妻一方在另一方不知情的情況下所借的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30交通事故發生后能私了嗎
2021-01-24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適用免責事由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2021-01-14求職沒有工作經歷怎么寫
2021-03-21母子公司間派遣員工,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08勞務外包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182020勞動力外包出現意外傷亡誰負責,賠償多少
2020-12-20壽險索賠需要哪些材料,壽險索賠應注意什么
2020-11-24了解人壽保險的訴訟時效和免責事由
2021-02-13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流程是什么,在哪些情形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0-11-12航班延誤保險賠償問題
2020-12-20利用保險洗錢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2021-03-25按哪一種方式處理違反免責條款的當事人
2021-02-19委托訴訟代理權如何取得
2021-03-15離婚時土地承包經營權怎么分割
2020-11-28拆遷房的土地出讓金怎么算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