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勞動合同期滿,有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應當續延至相應的情形消失時終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條第二項規定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勞動者的勞動合同的終止,按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的規定執行。第四十二條第二項是對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的情形的規定。也就是說,在勞動者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時,勞動合同何時終止,不以相應情形消失為準,而是按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的規定執行。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條之規定,職工員工致殘被鑒定為一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六級傷殘的,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因此,在勞動者因工致殘為一至六級時,無論勞動合同是否期滿,用人單位都不能終止勞動合同。在因工致殘為七至十級時,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期滿時終止勞動合同。
在工傷認定之前,用人單位并不知道勞動者會被評為幾級傷殘,也就是用人單位可否以勞動合同期滿為由終止勞動合同處于不確定的狀態,需等待工傷認定的結果出來才能確定。如果用人單位在此時與勞動者終止了勞動合同,一旦勞動者因工致殘為一至六級,則用人單位將面臨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不利后果。因此,為防止出現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建議用人單位不要在工傷認定前與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
律師咨詢12333的結果與律師想法基本一致,12333工作人員認為,用人單位不能在工傷認定前以勞動合同期滿為由與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理由為:用人單位負有為勞動者申請工傷認定及支付勞動者相應待遇的法定責任,一旦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用人單位就不再為勞動者申請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向社保基金申請工傷待遇,則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將得不到保障。并且,如果勞動者經鑒定為工傷一至六級,則用人單位無權提出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該等待工傷認定的結果出來以后再視情況而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物侵權的認定和賠償
2020-12-08車禍評殘九級怎么賠償
2021-03-16交通事故賠償標準依據是什么
2021-01-02怎么中止孩子的探望權
2021-01-23什么是家庭暴力如何嚴厲打擊對婦女實施的家庭暴力行為
2020-12-24在建工程能為第三方辦抵押嗎
2021-02-28工作中猝死怎么賠償
2021-02-28合同債權質押是什么
2021-02-09勞動法是如何規定變更工種的
2021-01-15發錄用通知的注意事項
2021-01-19鋪乳期間可以中止合同嗎
2021-01-20工資80,七天試用期給30合法嗎
2021-01-10意外險如何報案
2021-02-28法律對產品責任的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1保險人履行給付義務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13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強制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7賓館拆遷補償不合理應該怎么辦
2020-11-24已簽字的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怎么辦
2021-01-08農村宅基地有許可證拆遷補償嗎
2020-12-23農村拆遷宅基地如何賠償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