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某于2009年7月1日與某學院簽訂了勞動用工合同,當時已年滿60歲。合同約定從事學院安全保衛工作,到2013年春節過后,該學院精簡后勤臨時工,決定對60歲以上人員一律解除勞動用工合同,在與學院結算工資時,熊某提出學院應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向其支付經濟補償金。但學院認為其應聘時就已經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根本不是法律規定意義上的勞動者,不能適用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而拒絕支付經濟補償金。
【分歧】
第一種觀點認為原告已滿60周歲,根據相關勞動法規,雙方的法律關系只能界定為雇傭關系,故原告主張經濟補償金并無相關法律依據,法院不應判決被告給付經濟補償金。
第二種觀點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中的規定,依法享有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再就業時出現用工爭議,按勞務關系處理,而熊某并沒有養老保險待遇,故應當按照勞動關系處理。
【評析】
筆者贊成第二種觀點,我國勞動法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為男性60周歲,達到此年齡的勞動者應屬于退休人員、享受社會養老保險待遇。但是,我國法律并未明確規定用人單位與60周歲以上勞動者建立用工關系,是勞務關系(非勞動關系)。勞動合同法第44條(二)項規定: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合同終止。2010年9月1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7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系處理。本案中熊某接收學院應聘時雖然已經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但并未享受養老保險待遇。那么在此期間,用人單位與其建立用工關系應屬于勞動合同關系而非勞務關系,熊某有權要求依法享受勞動者應有的待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具鑒定意見的鑒定人是否必須出庭作證
2020-12-20簽訂房屋裝修合同前注意事項
2020-12-04小車與自行車相撞,自行車受傷了誰的責任
2021-02-05交通事故車損鑒定程序
2021-02-12寄存人不支付保管費怎么辦
2021-01-13合同無效錢要退還嗎
2021-03-17媳婦能繼承男方家房產嗎
2021-01-02職務違法一般怎么處理
2020-11-20調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什么是職業病,哪些職業容易患職業病
2021-03-07公司收取押金和扣押身份證件需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2-25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1-26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1-03-04單位保險要交多少年
2020-11-17保險事故涉及多個受害人怎么理賠
2020-11-16保險司法鑒定可以自已做嗎
2021-01-22定值保險合同可以適用于哪些
2021-01-12商業三者險和強制三者險都有哪些規定
2020-12-12關于熊孩子小區內刮花車案件分析
2021-03-15違反交通安全法拒賠合理嗎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