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勞動關系異地工作有保障嗎
從管理的角度來看,異地調動往往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類出差方式。即保留原先的勞動關系,工資和社會保險由原先的單位負責。除了員工到外地工作以外,人員隸屬及費用分攤都不發生變化。這種情況多用于外地尚未建立分支機構,或者比較短期的外地工作。
(二)代發代繳方式。即保留原先的勞動關系,工資由原先的單位發放或由外地分支機構代發,社會保險由外地的分支機構或人事代理機構代為繳納,人員隸屬及費用分攤不發生變化。這種情況多用于外地分支機構較小,或者在外地期限較長但仍會回原地的工作。
(三)全轉移方式。即勞動關系由原先的單位轉移到外地的單位,工資由外地單位發放,社會保險也由外地分支機構繳納,人員隸屬和費用分攤都轉移到外地單位。這種情況用于不再返回原地的調動。因此,一般情況下轉勞動關系異地工作是有保障的。
二、勞動關系是什么?
定義1、勞動關系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包括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事業單位等)在實現勞動過程中建立的社會經濟關系。
定義2、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為其成員,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提供有報酬的勞動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
定義3、勞動關系是指勞動者通過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或勞動協議所建立的法律關系。
勞動法律關系,即雙方當事人是被一定的勞動法律規范所規定和確認的權利和義務聯系在一起的,其權利和義務的實現,是由國家強制力來保障的。勞動法律關系的一方(勞動者)必須加入某一個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并參加單位的生產勞動,遵守單位內部的勞動規則;而另一方(用人單位)則必須按照勞動者的勞動數量或質量給付其報酬,提供工作條件,并不斷改進勞動者的物質文化生活。
法律特征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法》第一條;“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2、國家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就業條件,擴大就業機會。《勞動法》第十條;“國家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就業條件,擴大就業機會”。
3、勞動法適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包括外資企業)。《勞動法》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勞動關系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勞務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就勞務的提供與報酬的給付所達成的協議,,雇主與雇員之間形成的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執法人員的素質包括什么
2021-03-15監察機關調查過程中,被調查人死亡如何處理
2020-11-29如何申請法律援助
2021-01-01申請認定馳名商標的三種途徑是什么
2021-03-12申請專利費用減緩辦法的有關通知
2021-01-08質押物不足以清償財產怎么辦
2021-01-05學車引發車禍,賠償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1-10離婚后繼父有權探望繼子嗎
2021-01-06贍養父母是憲法規定的義務嗎
2021-03-05委托異地執行申請書
2020-12-01夫妻可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0-12-31貪污罪與挪用公款、挪用資金罪之異同
2021-02-12如何解讀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3-16按份共有房產已過戶可以贈與嗎
2021-01-23勞務用工法律須知
2020-12-31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 單位有轉移檔案義務
2021-02-22用人單位可以隨意延長工作時間嗎?
2021-02-21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哪些呢
2021-03-04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讓認定
2020-12-04貿易保險之貨物運輸保險涉及的風險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