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認可勞動關系的是一裁終局嗎
不認可勞動關系的不是一裁終局,勞動仲裁一裁終局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勞動爭議的相關舉證責任
(一)存在勞動關系的舉證責任。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是確定糾紛屬于勞動糾紛的前提和基礎。在實踐中,勞動爭議仲裁機關規定,勞動者提起仲裁申請必須提供勞動合同,否則不予立案。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是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但很多用人單位為逃避責任而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仲裁機構以勞動合同作為受理依據,顯然是錯誤地適用了法律。筆者認為,只要勞動者舉證證明為用人單位提供了勞動,仲裁機構就應當作為勞動案件受理。用人單位若否認雙方之間的勞動關系,應當舉證證明。
(二)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的舉證責任。《勞動法》第82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條例》第22條規定,當事人應當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6個月內,以書面形式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勞動爭議發生之日”顯然不同于“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但是勞動部《關于貫徹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85條卻偏偏規定,勞動爭議發生之日是指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按照上位法優于下位法原則,《條例》規定在《勞動法》實施后,應當失去效力。而實際上司法和仲裁部門在適用該條例。實踐表明,60日的訴訟時效期間顯然不利于勞動者。按照舉證責任的要求,在是否超過仲裁時效問題上,應由主張超過時效一方舉證證明。但實踐中常有仲裁庭或人民法院要求勞動者舉證證明自己提起仲裁申請沒有超過時效。從處理勞動糾紛的經驗看,勞資雙方發生爭議時往往都有很長時間的協商過程,因雙方處于高度戒備狀態,都會盡量避免給對方留下書面證據。待協商不成勞動者被迫申請仲裁時,已經遠遠超過60日。雖然,在雙方開始協商時勞動者就已經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了侵害,但爭議并未實際發生。仲裁庭和人民法院以協商開始時作為爭議發生時,不僅使勞動者的權益得不到維護,也鼓勵了用人單位通過協商拖延時間規避時效。因此,筆者認為,應當由用人單位舉證證明爭議發生時間,如果用人單位不能舉證,則應認為勞動者提起仲裁沒有超過時效。
根據我國的法律規定,不認可勞動關系的勞動仲裁不是一裁終局。如果遇到了什么難以處理、無法忍受的情況最好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可以咨詢律師幫忙,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逃婚犯法嗎
2020-11-16未約定保證方式保證人能免除保證義務嗎
2021-02-11鼻子整容失敗怎么鑒定傷殘
2020-11-07以劃撥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與他人合作建房是否有效
2020-11-16涉外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27商標近似判斷原則有哪些
2021-02-04如何保釋,保釋的流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07強制執行申請書范文
2020-12-09訴前保全不起訴的后果是什么
2020-11-26中級人民法院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18交通事故精神損失費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1-02-16撫恤金第二順序是等額繼承嗎
2021-03-18勞動者如何協商調崗保證自身權益
2020-12-15勞動調解書有強制力嗎
2021-03-07意外保險條例的保障范圍
2021-03-24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保險合同要怎么簽訂
2021-03-01試析保險合同中的幾對基本概念是什么
2021-03-22三責險賠誤工費嗎
2021-01-23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