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關系確認是一裁終局嗎
根據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定,勞動關系確認不是一裁終局,勞動仲裁一裁終局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
勞動仲裁的由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九條規定的精神,勞動爭議案件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是提起訴訟的必經程序。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逾期不作出仲裁裁決或者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當事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勞動爭議仲裁裁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中國于20世紀50年代初期曾建立勞動爭議處理制度,1950年勞動部發布過《關于勞動爭議解決程序的規定》,采用協商、調解、仲裁和人民法院審理等程序處理勞動爭議。1956~1986年改用來信來訪制度處理勞動爭議。這帶來諸多問題:浪費人力、物力和使糾紛久拖不決。80年代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后,勞動爭議不斷增加。1987年7月,國務院發布《國營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暫行規定》,恢復了在國有企業中的勞動爭議處理制度。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后,勞動關系發生了變化,勞動爭議大量增加,1993年7月,國務院頒布了《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勞動爭議處理制度擴大到了各種性質的企業之中。現如今,勞動仲裁的處理范圍主要有:
①因企業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②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的規定發生的爭議。
③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④法律、法規規定應當依照該條例處理的其他勞動爭議。
處理程序為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人民法院審判。1994年7月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勞動法》,在第10章《勞動爭議》內肯定《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的各項內容,并特別規定因簽訂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成的,當地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可以組織有關各方協調處理;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的爭議,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成的,再通過仲裁、法院審判程序處理。
讀完文章,我想各位已經知道了,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勞動關系確認不是一裁終局。如果你對上述文章中的敘述或者對于自己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感到疑惑,歡迎來律霸網找專業律師進行相關專業咨詢,或者直接委托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物運輸遭遇暴雨致損屬于不可抗力嗎
2020-11-27買賣合同怎么審查
2021-02-25政府機關出臺的文件不合法需要承擔行政責任嗎
2020-12-27著作權補正多長時間內有效
2021-02-28立遺囑有五大形式五項內容
2020-12-11行政處罰的種類有哪些
2021-03-20離婚訴訟的十大誤區
2021-03-14勞動者月中入職當月是否有工資
2020-11-22試用期轉正工作總結范本
2021-03-17車上人員責任險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07保險理財產品有的種類
2021-01-22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25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保險合同的全面履行原則是什么
2021-01-21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23什么是健康保險
2020-12-03冒領社會保險是否會進入社保失信人名單
2021-02-21互聯網保險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2-03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1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的幾點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