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勞動合同;
(2)設備中文說明書;
(3)材料中文說明書;
(4)培訓;
(5)警示標志和警示說明;
(6)咨詢職業病防治專業機構等。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的職業健康檢查有哪幾種?
用人單位依法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的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包括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檢查結束后,用人單位應將檢查結果書面告知勞動者。
什么是職業禁忌?
“職業禁忌”是指勞動者從事特定職業,或者接觸特定職業病危害因素時,比一般職業人群更易于遭受職業病危害和罹患職業病,或者可能導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等個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狀態。如接觸鉛的作業崗位,其職業禁忌為貧血、卟啉病和多發性周圍神經病;接觸1,2-二氯乙烷的作業崗位,其職業禁忌為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慢性肝炎、慢性腎炎和心肌病;接觸矽-塵的作業崗位,其職業禁忌為活動性肺結核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間質性肺病和伴肺功能損害的疾病等。
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目的及其相關要求有哪些?
(1)上崗前健康檢查的目的是發現有無職業禁忌,建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人員的基礎健康檔案。通過上崗前檢查,科學評價勞動者是否適合從事該工種的工作。
(2)下列人員應進行上崗前健康檢查:
①擬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的新錄用人員,包括轉崗到該種作業崗位的人員;
②擬從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業的人員,如高處作業、電工作業、職業機動車駕駛作業等。
(3)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
在崗期間職業健康檢查的目的及其相關要求有哪些?
(1)在崗期間進行定期健康檢查的目的:
①判斷勞動者是否適合繼續從事該工種的作業;
②早期發現職業病患者,或疑似職業病患者或勞動者的其他健康異常改變;
③及時發現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
④通過動態觀察勞動者群體健康變化,評價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
(2)長期從事規定的需要開展健康監護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的勞動者,應進行在崗期間的定期健康檢查。
(3)《職業病防治法》規定,對在職業健康檢查中發現有與所從事的職業相關的健康損害的勞動者,應當調離原工作崗位,并妥善安置。(全國總工會勞動保護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錯誤執行判決,能獲得民事司法賠償嗎
2021-02-14企業營業執照吊銷職工仍可申請工傷嗎
2020-11-29父親死了遺產怎么繼承
2021-01-09父母包辦婚姻會長久嗎,有哪些危害
2021-01-11代位繼承的效力如何
2021-03-06訴訟保全擔保怎么寫
2021-01-06如何防止二手房中介亂收費
2020-11-30勞務合同簽在第三方是什么意思
2021-01-29勞動關系勞務關系賠償區別
2021-02-10手寫無勞動關系模板是怎樣的,手寫是否有效
2021-03-03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違反試用期約定如何賠償
2021-03-17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因產品責任提起訴訟后應當提供的證據是什么
2021-01-18怎樣簽訂房地產保險合同
2021-03-08什么叫提存保險金
2020-11-30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互聯網保險的概述內容
2020-12-07網上投保意外險得不到賠償怎么辦
2021-02-14如何挑選合適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