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護權在民事訴訟中范圍包括哪些?
一、辯護人
辯護人是指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人民法院的指定,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辯護權,以維護其合法權益的人。
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規定:
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托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托律師作為辯護人。被告人有權隨時委托辯護人。
偵查機關在第一次訊問犯罪嫌疑人或者對犯罪嫌疑人采取強制措施的時候,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間要求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及時轉達其要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監護人、近親屬代為委托辯護人。
辯護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應當及時告知辦理案件的機關。
-------------------------------------------------------------------------------------------
二、民事訴訟代理人(民事代理人)
民事訴訟代理人是指以當事人的名義,在一定權限范圍內,為當事人的利益進行訴訟活動的人。根據代理權限的不同可以分為法定訴訟代理人和委托訴訟代理人。其代理直接導致的后果即為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同法院之間的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和消滅。
與民事代理人存在區別。民事代理人代理直接導致的后果則是被代理人與第三人之間民事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和消滅。
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一至二名訴訟代理人,訴訟代理人需滿足下列條件: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在辯護案件當中能夠行使辯護權的主要有辯護人、民事代理人兩類。一般來說,辯護人都需要具有一定的常識,而民事代理人的范圍則更為廣泛,在我國的法律規定當中,民事代理人可以是具有法律知識的基層工作者,自愿為當事人進行辯護的法律工作人員都可以進行民事代理作為辯護。
民事訴訟受理時間是多長時間?
民事訴訟法審判委員會與合議庭的區別是什么?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修改的內容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欠動遷款不給怎么辦
2021-03-09訴訟費用交納標準是如何的
2020-12-08什么是假離婚
2021-02-24父母出資購房可以收回嗎
2020-11-24北京房產糾紛律師:北京市房地產抵押登記辦理程序
2021-01-14欠招行5萬逾期1年怎么處理
2021-02-18公司買賣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31貨物質量糾紛能否終止買賣合同糾紛
2021-02-06幼童在火車站內玩耍被列車軋傷致殘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2-22細數常見的房地產中介的欺詐行為
2021-03-20僅約定試用期的勞動合同期滿終止要怎么處理
2020-12-25聘用制解除合同多久
2021-03-07實習期的員工辭職書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11公司部門解散可以辭退員工嗎
2021-02-19保險公估人按公估方與委托方不同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1-01-18重復保險分攤原則
2021-03-18推進保險業 依法攻陷消費者心理陰影
2020-11-16一波三折的保險理賠
2021-02-02如何給年老父母養老上保險
2021-01-22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沒有諒解書會賠付對方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