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護權在民事訴訟中范圍包括哪些?
一、辯護人
辯護人是指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人民法院的指定,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辯護權,以維護其合法權益的人。
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規定:
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托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托律師作為辯護人。被告人有權隨時委托辯護人。
偵查機關在第一次訊問犯罪嫌疑人或者對犯罪嫌疑人采取強制措施的時候,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間要求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及時轉達其要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監護人、近親屬代為委托辯護人。
辯護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應當及時告知辦理案件的機關。
-------------------------------------------------------------------------------------------
二、民事訴訟代理人(民事代理人)
民事訴訟代理人是指以當事人的名義,在一定權限范圍內,為當事人的利益進行訴訟活動的人。根據代理權限的不同可以分為法定訴訟代理人和委托訴訟代理人。其代理直接導致的后果即為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同法院之間的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和消滅。
與民事代理人存在區別。民事代理人代理直接導致的后果則是被代理人與第三人之間民事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和消滅。
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一至二名訴訟代理人,訴訟代理人需滿足下列條件: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在辯護案件當中能夠行使辯護權的主要有辯護人、民事代理人兩類。一般來說,辯護人都需要具有一定的常識,而民事代理人的范圍則更為廣泛,在我國的法律規定當中,民事代理人可以是具有法律知識的基層工作者,自愿為當事人進行辯護的法律工作人員都可以進行民事代理作為辯護。
民事訴訟受理時間是多長時間?
民事訴訟法審判委員會與合議庭的區別是什么?
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修改的內容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以租代售合法嗎
2021-01-30醫療事故訴訟流程詳解
2021-02-15用手機拍別人算侵權嗎
2020-12-13管轄權異議需要聽證嗎
2021-02-07抵押物不夠還款怎么處理
2021-03-17如何舉報保健用品虛假宣傳
2020-11-10被脅迫結婚者如何進行救濟
2020-12-28土地糾紛信訪管用嗎
2021-01-20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4某公司訴保險公司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04建筑工程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20哪些人可以做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0-11-18人身保險合同中保險受益權的喪失的幾種情況
2021-01-09撞死人保險賠償多少萬
2020-12-04財產保險公司允許解散嗎
2021-01-14投保人怎么要求退還保險費
2021-01-05拼車可能涉及到哪些保險
2021-03-20保險公司理賠要原件嗎
2020-12-20土地流轉和土地托管的概念是什么,農民不愿意土地托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021-02-17離婚后是否還能分房屋拆遷補償款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