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的發放是給予勞動者的應有的報酬。公司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要求員工進行加班,這并不是稀奇的事情。加班的同時,公司也要給予加班的工作者給予一定的補償。那么外資企業加班費怎么算。接下來小編為大家解答一下這一問題。
計算方法為: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月工資基數÷21.75天×300%×加班天數,休息日加班工資=月工資基數÷21.75天×200%×加班天數。
分類計算
確定了加班費的計算基數后,還必須區分不同情況,才能準確計算出加班費,實踐操作中具體要把握以下幾點:
1、標準工時制度的加班費計算。
按照勞動部《關于印發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的通知》,應按以下標準支付工資:
(1)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2)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3)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2、綜合計算工時制度的加班費計算。
按照勞動部《關于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和《關于職工工作時間有關問題的復函》規定,經批準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企業,在綜合計算周期內的總實際工作時間不應超過總法定標準工作時間,超過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并按《勞動法》第44第1款的規定支付工資報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按《勞動法》第44第3款的規定支付工資報酬。而且,延長工作時間的小時數平均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3、不定時工時制度的加班費的計算。
一般情況下,經批準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企業不需要支付加班費。但是應當注意,用人單位在法定休假日安排職工工作的,仍然應當按照不低于本人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加班費。
4、實行計件工資制度的加班費計算。
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后,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
當公司沒有要求你加班但沒有給予一定的補償,我們是可以可以去勞動局要求仲裁,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以免受到不合理的傷害。希望以上的內容能夠給予你一定的幫助。
新勞動法下加班費的計算標準
加班費計算基數怎么計算
加班費的法律規定,加班費的計算方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合同無效保證人應負何種責任
2020-11-27各級人民政府該如何去對排污企業進行檢查
2020-12-01行政處分與行政處罰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2021-02-12肖像權授權是否有期限限制
2021-02-23實用新型專利有效期
2021-02-15醉酒駕駛緩刑機率有多大
2021-02-11結婚有哪些正常收費
2021-03-08夫妻沒有領結婚證小孩歸哪方撫養
2020-12-25如何在合同中設置有效的仲裁條款
2021-03-21車禍怎么賠償傷者
2021-01-052020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22勞務分包合同是否需要約定保證金
2020-11-14未成年繼承遺產需要償還債務嗎
2020-11-30祖父對未成年孫子恨鐵不成鋼,可以撤回贈與的房子嗎
2020-12-10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主要區別在哪些方面
2021-02-08工資4000,欠債不還強制執行多少
2021-01-11勞動糾紛發生后調解期限是多久
2021-03-1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費糾紛案
2020-11-25"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