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的發放是給予勞動者的應有的報酬。公司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要求員工進行加班,這并不是稀奇的事情。加班的同時,公司也要給予加班的工作者給予一定的補償。那么外資企業加班費怎么算。接下來小編為大家解答一下這一問題。
計算方法為: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月工資基數÷21.75天×300%×加班天數,休息日加班工資=月工資基數÷21.75天×200%×加班天數。
分類計算
確定了加班費的計算基數后,還必須區分不同情況,才能準確計算出加班費,實踐操作中具體要把握以下幾點:
1、標準工時制度的加班費計算。
按照勞動部《關于印發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的通知》,應按以下標準支付工資:
(1)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2)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3)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2、綜合計算工時制度的加班費計算。
按照勞動部《關于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和《關于職工工作時間有關問題的復函》規定,經批準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企業,在綜合計算周期內的總實際工作時間不應超過總法定標準工作時間,超過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并按《勞動法》第44第1款的規定支付工資報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按《勞動法》第44第3款的規定支付工資報酬。而且,延長工作時間的小時數平均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3、不定時工時制度的加班費的計算。
一般情況下,經批準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企業不需要支付加班費。但是應當注意,用人單位在法定休假日安排職工工作的,仍然應當按照不低于本人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加班費。
4、實行計件工資制度的加班費計算。
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后,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
當公司沒有要求你加班但沒有給予一定的補償,我們是可以可以去勞動局要求仲裁,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以免受到不合理的傷害。希望以上的內容能夠給予你一定的幫助。
新勞動法下加班費的計算標準
加班費計算基數怎么計算
加班費的法律規定,加班費的計算方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互聯網著作權如何保護
2021-02-16離婚時能否要求男方歸還婚前借款
2020-11-18代位繼承的效力如何
2021-03-06房子過戶費用如何規定
2020-11-18房屋產權證明辦理手續是什么
2021-03-01人壽保險理賠所需哪些材料
2021-02-24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有哪些區別
2021-01-01保險合同效力變更的內容是什么
2021-02-03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之間存在什么不同嗎
2020-11-19買保險一個月后查出病來有無賠償
2021-01-30青海殘保金如何計算
2021-02-15法律認可的保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2-04投保人死亡后怎樣變更投保人
2020-12-18公眾責任險稅前扣除
2021-01-07人身保險合同不適用損失補償原則
2020-11-23土地轉讓合同需要批準嗎
2020-11-17土地轉包和轉讓有什么不一樣
2021-01-23一戶兩房拆遷安置費怎么算
2021-02-08沒有土地使用證拆遷補償款會發放嗎
2021-03-04扶貧搬遷后原房歸誰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