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罪是一種既可以由自然人構成,也可以由單位構成的犯罪。當然,不同主體構成該罪的,相應的處罰是不一樣的。那么,要是單位構成合同詐騙罪,應該如何進行處理呢?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介紹。
單位犯合同詐騙罪怎么處理
單位犯合同詐騙罪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單位主管人員或直接責任人員對該單位在對外交往中的詐騙行為是明知的,默許或指使的;二是非法所得歸單位所有或基本歸單位所有。只要符合這兩條,就可以認定是單位詐騙。
據此,應分清以下三種情況:
1、單位的法定代表人以單位名義實施的合同詐騙行為,其犯罪非法所得歸單位所有,即屬單位詐騙;假冒單位法定代表人身份以單位名義實施的合同詐騙行為,法定代表人和單位不追認的,屬個人詐騙;
2、單位組織內的自然人在職務范圍內以單位名義實施合同詐騙行為,且單位內自然人犯罪非法所得歸單位的,屬單位詐騙;以單位名義實施的非職務行為,非授權行為,單位事后不追認的,屬個人詐騙;
3、自然人經單位授權在此范圍單位名義實施合同詐騙行為后經單位追認,且犯罪非法所得歸單位所有,屬單位詐騙;盜用、冒用、偽造單位公文、證件、印章或以終止后的單位名義實施的合同詐騙行為,屬個人詐騙。對于單位詐騙案件的處罰,在追究主管人員或直接責任人員刑事責任的同時,對單位判處罰金。對于個人承包中以單位名義進行詐騙活動的,要依承包方式,承包性質以及承包方與發包方的權利義務關系等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區別對待。具體講,對于定額上繳承包費,除了上繳一定基數外,其余收益都歸承包人的,承包人利用合同進行詐騙,一般作為個人詐騙處理;對于責任制承包,資產、場地、流動資金等都屬于單位所有,承包人只根據企業效益提成,按比例拿獎金的,承包人利用合同進行詐騙,一般作為單位詐騙處理,但如果發包方只派人掛承包單位的名,
并不直接參與管理、經營的,或者贓款全部或大部分歸承包經營者個人的,則應定個人詐騙。
單位要是觸犯合同詐騙罪的話,那么采取的是雙罰制,既要對單位進行處罰,同時也會對直接負責的責任人員進行處罰。詳細的處罰情況,各位可以從上文中了解。更多合同詐騙方面的法律知識,歡迎你到律霸網站咨詢了解。
合同詐騙罪定罪標準是怎樣的
如何認定合同詐騙罪
合同詐騙罪的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喝多少酒就達到酒駕標準
2020-12-23知識產權保護的范圍是什么
2021-03-04業務委托書可以背書轉讓嗎
2021-01-25該案贍養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0交通事故索賠技巧
2020-11-18婚內出軌是否影響財產分割
2021-03-01撫養權拒絕執行怎么處理
2020-11-26合同法欺詐能解除合同嗎
2020-11-21男童校車內離世,幼兒園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2-23土地糾紛主體責任是什么
2020-11-27如何書寫開發房地產協議書呢
2020-11-25實習證明怎么開
2021-02-08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應當賠償
2021-02-21低廉團險理賠條件苛刻 7萬保單只賠2800元
2021-03-23參保人可選擇幾家定點醫療機構?
2020-11-21購買車險后還需注意哪些細節
2021-02-17土地出讓合同可以公開查詢嗎
2020-11-16農村換地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29公租房拆遷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