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定具體有哪些
第一條
為加強國有土地資產管理,優化土地資源配置,規范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以協議方式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適用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以協議方式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
第三條
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除依照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應當采用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外,方可采取協議方式。
第四條
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
以協議方式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出讓金不得低于按國家規定所確定的最低價。
第五條
協議出讓最低價不得低于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征地(拆遷)補償費用以及按照國家規定應當繳納的有關稅費之和;有基準地價的地區,協議出讓最低價不得低于出讓地塊所在級別基準地價的70%。
低于最低價時國有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
第六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據本規定第五條的規定擬定協議出讓最低價,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公布,由市、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實施。
第七條
市、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國家產業政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城市規劃和土地市場狀況,編制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計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組織實施。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計劃經批準后,市、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土地有形市場等指定場所,或者通過報紙、互聯網等媒介向社會公布。
因特殊原因,需要對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計劃進行調整的,應當報原批準機關批準,并按照前款規定及時向社會公布。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計劃應當包括年度土地供應總量、不同用途土地供應面積、地段以及供地時間等內容。
此類問題的解決在實際的生活中確實有著較強現實意義,因此只要自己按照有關的規定進行合理的維護就可以有效的解決相關的問題,但是最為關鍵的還是自己的利益保障在法律的規定中有著詳細的制定,此類情況下只要自己積極的處理就可以。
辦理土地使用權抵押貸款的流程是什么
土地使用權抵押擔保的比例是多少
土地使用權的使用期限屆滿后怎樣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著作權怎么申請
2020-11-22七級傷殘嚴重嗎
2021-02-09施工過程中受傷的哪里的法院有管轄權
2020-12-28物業非法入駐怎樣處理
2021-03-24精神病人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1-22承包方的主要違約形式及責任是什么
2020-11-20競業限制離職不補償是否生效
2020-12-29勞動局的職責是什么
2021-02-09保險合同變更的要件有哪些
2021-01-03人身保險理賠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1-16人壽保險合同非投保人簽字可行嗎
2020-12-24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及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案例分析
2021-01-17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健康保險產品中的產品參數又是指什么
2021-02-05四川省的商業車險二次費改啟動了
2020-12-08設立外資保險公司需要提交哪些文件
2021-01-25保險合同的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1-10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14保險公司拒賠通知書怎么寫
2020-12-22承包集體林地遇拆遷補償款歸誰?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