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越國(邊)境罪既遂與未遂該如何處理
本罪的實行行為包括兩部分:一是組織行為,即領導、策劃、指揮、拉攏、引誘、招募等行為;二是偷越國(邊)境行為,即被組織者偷越國(邊)境的行為。因此,本罪的既遂除了要求實施組織行為外,還需要偷越國(邊)境的行為達到足以侵害國(邊)境管理秩序的程度。具體包含兩種情形:(1)組織他人利用騙取或者偽造、變造的簽證經海關檢查出境的,即以“合法”形式非法出境,其既遂標準應以海關查驗放行時為準,因為偷渡人員經過海關查驗、放行后,即可出關,已通過擬制的國(邊)境線,此時其偷越國(邊)境已經既遂。(2)組織他人藏匿于船只、集裝箱等工具秘密通過不設關卡處偷渡,即非法的形式出境,偷渡人員并非經正常海關途徑通關出境,既遂狀態應以偷渡人員進入到將要出境的交通工具中藏匿為準。因為偷渡人員無需辦理正常的通關手續,偷渡人員進入出境的交通工具藏匿后實際已避開了出入境管理部門的監管,且偷渡至境外的可能性很大,其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已達到了嚴重侵害國(邊)境管理秩序的程度,故應認定為既遂。
偷越國(邊)境罪構成要件
客體要件
2013年7月1日,我國開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按照這個法律有關規定,中國公民或外國人出入境時,都應向有關主管部門提出出境或入境的申請,并辦理一切有關手續,違反上述法律規定,非法出入國(邊)境者,都是對我國出入國(邊)境管理秩序的侵犯,這是法律所不允許的。
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偷越國(邊)境,情節嚴重的行為。所謂“偷越國(邊)境”,是指違反國(邊)境管理法規,非法出入國(邊)境的行為。其偷越國(邊)境的手段和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一般表現為在不準通過的地點秘密出入境,有用船偷渡的,也有靠車馬或步行偷越的;有的雖然是在指定的地點通過,但偽造、涂改、冒用出入境證件或用其他蒙騙手段蒙混過關的,例如有人藏在進出國(邊)境的飛機、船只、汽車里,也有人藏在叫入境裝貨的集裝箱或行李箱中。無論采取什么方法,只要是實施了非法出入境等行為的,都是偷越國(邊)境行為。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行為人僅只是涂改、偽造了出入境文件,還沒有進一步實施偷越國(邊)境行為的,就不能構成本罪,而可能觸犯其他罪名,如偽造公文、證件、印章罪,對外國人入境后在我國非法居留、停留的,或者到不對外國人開放地區旅行的、都不能視為偷越同(邊)境的行為、不能以本罪論處。
根據本條的規定,偷越國(邊)境的行為,只有“情節嚴重的”才構成犯罪。根據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9月24日發布的《關于嚴厲打擊偷渡犯罪活動的通知》第4條的規定,具有下列情節之一的、即為“情節嚴重”:(1)在境外實施損害國家利益行為的;(2)為逃避法律制裁偷越國(邊)境的;(3)偷渡時對邊防、公安人員等使用暴力相威脅的;(4)介紹、引誘多人一起偷渡的;(5)在偷越國(邊)境過程中有其他違法行為造成嚴重后果的;(6)有其他嚴重行為的。此規定,在實踐中認定該罪時仍可參照。具體地,應結合犯罪動機、犯罪目的、犯罪行為的方式及造成的后果、偷越國(邊)境的次數等因素予以全面分析,綜合認定。對那些邊民、漁民為探親訪友、趕集、過境作業等原因偶爾非法出入國(邊)境;或者是為貪圖省事而非法出入國(邊)境,情節不嚴重的,以及因聽信他人唆使、不知道偷越圍(邊)境是違法行為而偷越國(邊)境等情況,一般不以犯罪論處。在國(邊)境地區誤出誤人的,更不應作為偷越國(邊)境罪處理。偷越國(邊)境的一般違法行為,可給予治安行政處罰或者批評教育,使其改正。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關于偷越國(邊)境罪既遂與未遂該怎樣進行法律處理。通常情況下偷越國家邊境未遂是要對其進行從輕處理,但是如果是既遂是要進行相關的加重懲罰力度的。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種罪能不能數罪并罰
2020-12-13合同違約金約定的上限是多少
2021-01-27信訪處理意見可否申請行政復議
2021-02-08行政訴訟受案范圍是否包括拆除建筑物
2020-12-22網吧單位違法如何處罰
2020-11-14免責聲明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8房屋租賃是物權處分嗎
2020-11-25欠條過期了還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5沒離婚不讓看孩子違法嗎
2020-11-15交通事故鑒定時間有限制嗎
2020-11-27執行立案說明已經在執行了嗎
2021-01-18房產放棄贈與公證了沒過戶能反悔嗎
2020-11-20買賣合同范本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1-29勞動爭議仲裁庭審被申請方聯系不上怎么處理
2021-01-17我國產品責任制度執行中有哪些問題與建議
2021-03-01飛機行李延誤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國外飛機延誤賠償是怎么樣的
2021-03-09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什么業務
2021-02-25某保險公司訴黃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6保險利益原則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