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受理減刑案件的程序是什么
一、審查
人民法院受理減刑、假釋案件,應當審查執行機關移送的下列材料:
(一)減刑或者假釋建議書;
(二)終審法院裁判文書、執行通知書、歷次減刑裁定書的復印件;
(三)罪犯確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現的具體事實的書面證明材料;
(四)罪犯評審鑒定表、獎懲審批表等;
(五)其他根據案件審理需要應予移送的材料。
報請假釋的,應當附有社區矯正機構或者基層組織關于罪犯假釋后對所居住社區影響的調查評估報告。
人民檢察院對報請減刑、假釋案件提出檢察意見的,執行機關應當一并移送受理減刑、假釋案件的人民法院。
二、立案
法院經審查,材料齊備的,應當立案;材料不齊的,應當通知執行機關在三日內補送,逾期未補送的,不予立案。
三、社會公示
人民法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應當在立案后五日內將執行機關報請減刑、假釋的建議書等材料依法向社會公示。
公示內容應當包括罪犯的個人情況、原判認定的罪名和刑期、罪犯歷次減刑情況、執行機關的建議及依據。
公示應當寫明公示期限和提出意見的方式。公示期限為五日。
四、開庭審理或者書面審理
人民法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可以采取開庭審理或者書面審理的方式。但下列減刑、假釋案件,應當開庭審理:
(一)因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現報請減刑的;
(二)報請減刑的起始時間、間隔時間或者減刑幅度不符合司法解釋一般規定的;
(三)公示期間收到不同意見的;
(四)人民檢察院有異議的;
(五)被報請減刑、假釋罪犯系職務犯罪罪犯,組織(領導、參加、包庇、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罪犯,破壞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詐騙犯罪罪犯及其他在社會上有重大影響或社會關注度高的;
(六)人民法院認為其他應當開庭審理的。
五、判決
人民法院作出減刑、假釋裁定后,應當在七日內送達報請減刑、假釋的執行機關、同級人民檢察院以及罪犯本人。作出假釋裁定的,還應當送達社區矯正機構或者基層組織。
綜合上面的介紹,人民法院受理減刑案件有嚴格的審理程序規定。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減刑案件的程序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安全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2-24網絡隱私侵權怎么判
2020-12-23冤假錯案發生的主要原因刑訊逼供嗎
2021-01-23男方外遇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19發生車禍后怎樣收集證據
2021-02-14房屋裝修合同多久終止
2020-12-12私下賠償協議不履行怎么辦
2021-02-02婚內能主張居住權嗎
2021-01-06工傷賠償項目包括哪些
2021-03-10公司盜用他人信息入職如何處罰
2021-01-06哪些情況下解聘職工要給補償
2021-03-18建筑工地勞務關系能否認定工傷
2020-11-21意外險哪時候理賠
2021-02-05投保車險如何獲得無賠款優待
2021-02-22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未履行提示說明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1-28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保險公司克扣員工工資怎么處理
2021-02-10幫助別人騙保險如何定罪
2020-12-04人身保險的代位求償權是如何體現的
2021-03-06拒賠出具什么單據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