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受賄罪的單位能通過什么途徑減輕處罰
單位受賄的,犯罪單位可以通過退還贓款、主動投案自首、提供犯罪線索等的方式爭取減輕刑事處罰。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八十五條【受賄罪】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是受賄罪。
國家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以受賄論處。
第三百八十六條【對犯受賄罪的處罰規定】對犯受賄罪的,根據受賄所得數額及情節,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的規定處罰。索賄的從重處罰。
第三百八十七條【單位受賄罪】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情節嚴重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前款所列單位,在經濟往來中,在帳外暗中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以受賄論,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二、單位受賄如何認定
認定本罪時,應正確區分單位受賄罪與受賄罪的界限。單位受賄罪也是通過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來實施的,很容易與受賄罪相混淆。兩者的區別主要有二:
1、單位受賄罪是在單位意志支配下,以單位名義實施的;受賄罪則是國家工作人員在自己個人意志支配下,為謀取私利而進行的。
2、單位受賄罪中的收受的他人財物,要歸單位整體所有,即直接責任人員的行為為單位帶來了非法利益;而受賄罪是收受的財物歸被受賄人個人非法占有。
司法實踐中,單位的意志是由主要領導決定形成的,只要該領導者決定后實施的受賄行為是以單位名義進行的,并且非法利益也歸單位,就應認定為單位受賄罪。如果是單位成員(主要是領導)假借單位名義索取、收受他人財物,但把財物占為己有的,則應按個人受賄罪處理。
三、行賄罪與受賄罪的聯系
行賄罪與受賄罪之間的關系,有的同志形容為雞與蛋的關系,即相輔相成、互為因果。筆者認為,這種論斷失之偏頗。行賄罪與受賄罪并非不可分離。
(一)行賄罪與受賄罪同時存在的。例如行為人為謀取走私等非法利益而行賄,收受其賄賂的國家工作人員為其謀取利益的,就同時存在了行賄罪與受賄罪。
(二)受賄罪成立而行賄罪不成立的。這種情形還有幾個不同的表現形式:①行為人給予國家工作人員財物的目的并非謀取不正當利益,依據新刑法的規定,其行為并不能構成行賄罪,但國家工作人員收受財物后為其謀取正當利益的行為則可以構成受賄罪;②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向行為人索取財物的,依據新刑法規定構成受賄罪。但對于被索賄人來說,則可能有不同的結論。如果是雖然被勒索,但最終沒有給予國家工作人員財物的,自然不可能成立行賄罪;③上述情況下,給予了財物,如何認定?我國新刑法第389條第3款規定: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從刑法規定中我們可以得出:如果被索賄人所獲得的是正當的利益,則不存在有行賄罪的可能。如果被索賄人最終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也不是行賄。但如果被索賄人最終獲得了不正當利益,則應該認定為行賄罪。
(三)存在行賄罪而不存在受賄罪的。如前所述,行賄罪中當行賄人向有關人員給付財物表明其“謀取非法利益”的意志時,其行為已經完成,至于被給付財物的相對人(即國家工作人員)的態度并不能影響其行賄行為的成立。相對人的態度只能決定受賄罪是否成立。這樣就出現了很多影視作品中所樂意描述的情形:行賄人攜巨款深夜探訪某執法機關領導家,言明如果放行某違法人員或某些非法財物,還可貢獻更多的財物。領導馬上厲聲責令行賄人收回巨款,行賄人灰溜溜地出門而去。這種情況下,如果行賄人所行賄款物已經超過了行賄罪的立案標準,其行賄罪就應成立了。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拘留后撤案可否賠償
2020-12-10申請立案執行要交費嗎
2020-12-27離婚如何訴訟
2020-11-29看守所人犯的近親屬病重,可以回家探視嗎
2020-11-23老人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9辦案機關需要外國協助送達傳票的怎么辦
2020-11-12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的條件
2020-12-29房產證拿去保全了怎么撤銷
2020-12-25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勞動關系確認勞動關系爭議情形
2021-03-06國家規定關于試用期工資標準是什么
2021-01-04單位能否單方調動員工崗位
2021-01-30酒后溺亡意外保險賠嗎,哪些情況意外險不賠
2021-01-02航班取消怎么辦
2021-02-01人身保險合同的概念
2021-01-14在公司上班十年沒上保險怎么賠償
2020-12-14意外事故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1-01-09導致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2保險公司不按時理賠怎么投訴
2020-12-10保險法司法解釋一有什么內容
2021-02-05